[发明专利]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0273.9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荒馆卓央;船桥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郝庆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并且特别涉及适用于对作用为用于无绳电动工具的电源的电池包充电的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容纳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包被用于对无绳电气设备供电。锂离子电池优选地对诸如电动工具之类的高负载设备供电,并且容纳锂离子电池的各种电池包可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动工具。例如,可以从由于其轻重量和紧密的尺寸而适用于轻型作业的低输出电池包、到需要更多电力的、用于电动工具的高输出、高容量电池包,来根据输出电压对这些电池包中的许多电池包进行分类。因为具备相同输出电压的一些电池包具有不同的内部配置,所以可以根据其内部结构对其他电池包分类。
使用这样各种不同的电池包对于用户而言是相当不便捷的,这是因为不得不使用针对每个电池包专门设计的特定的电池充电器来对电池包进行充电。鉴于此问题,已经提出了能够支持许多类型的电池包的充电设备(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312440)。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312440
发明内容
解决方案
这种传统充电设备可以充电具有不同数量电池芯的电池包以及虽然具备相同数量的电池芯但是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的电池包。但是,由于传统充电设备不能识别电池包的内部结构中的不同,所以不能期待设备以针对它们的内部结构的差异而调整的规格来对电池包充电。例如,即便电池包自身具备冷却功能,传统充电设备也可能在充电操作期间驱动其内设的冷却风扇以冷却电池包。一些电池包具有用于确定充电是否可行的内设微型计算机。当确定充电不可行时,微型计算机控制设置于电池包内的关断电路以中断从充电设备所供应的电流从而停止充电操作。但是,例如当仅由于电池温度暂时性地升高过高,充电变得不可行时,由于未将与电池有关的温度数据传输到充电设备,所以具有此配置的充电设备不能以最优的方式进行操作。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能够根据电池包中的结构差异确定电池包的类型,并且能够基于如此确定的结果来最优地对各种电池包中的每个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连接部;充电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类型的电池包和第二类型的电池包可以与连接部连接。第一类型的电池包被配置为自身控制充电以确定充电是否可行。第二类型的电池包被配置为向充电设备提供信息以确定充电是否可行并且控制充电操作。充电装置向与连接部连接的电池包中所包括的二次电池供应充电电流。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基于与连接部连接的电池包的类型控制充电条件。
通过这种构造,充电设备可以适当地控制充电以及充电的辅助服务,诸如是否对于自主型第一电池包和设备依存型第二电池包驱动冷却风扇以冷却电池,该自主型第一电池包自身监视充电以确定充电是否可行,而该设备依存型第二电池包向充电设备提供信息以确定充电是否可行。
优选地,充电设备还包括电池类型区分装置。电池类型区分装置在第一类型的电池包和第二类型的电池包之间进行区分。
通过这种构造,控制装置可以基于在第一类型的电池包和第二类型的电池包之间的区分的结果来适当地控制充电以及充电的辅助服务。
优选地,连接部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供应充电电流。第一类型的电池包经由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仅与连接部连接。
通过这种构造,即便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类型的电池包的内部数据未被输送到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也可以最佳地对第一类型的电池包和第二类型的电池包中的每一个对应充电。
优选地,当所述电池类型区分装置确定所述电池包是第一类型的电池包时,所述控制装置推断出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电池包的内部状态、并且基于推断结果控制所述充电条件。
通过这种构造,即便第一类型的电池包的内部数据未被输送到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也可以推断出与连接部连接的电池包的内部状态并且基于推断结果控制充电。其结果是,充电设备可以有效和经济地执行充电。
优选地,当推断出在所述电池包中的二次电池处于不可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充电条件以在预定间隔期间进入待机状态而不执行充电操作。
通过这种构造,电池包在限度内维持其充电状态。其结果是,充电设备可以有效和经济地执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0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