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散热器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9818.4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8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玄人;萩田贵幸;吉冈明纪;上谷洋行;中野浩儿;石川雅之;高桥正德;青柳宪司;伊藤将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使电路部的元件散热而具有散热器的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这种车辆的空调器,而开发了一种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压缩机。电动机的转速一般由使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动机驱动电路部来控制。由于该半导体元件发热量大,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散热。为此,提出了如下的各种方案。
专利文献1记载了电动机及压缩机构的轴线设定成水平的车辆空调器用的电动压缩机,在与其壳体上表面一体化的箱状的逆变器收纳部的底面,形成有根据半导体元件的排列而分割的块状的散热器。在设于逆变器收纳部底面的凸柱上,当将与设有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基板一体化的金属板配置固定成水平时,半导体元件就与散热器接触。从半导体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器而向吸入壳体内的低温制冷剂散热。通过分割散热器,而获得各半导体元件冷却的均匀化。
在专利文献2的电动压缩机中,也使半导体元件向吸入壳体内的制冷剂散热。在该专利文献2中,相对于设定为水平的电动机及压缩机构的轴线,电路基板配置成垂直,且使该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侧与壳体的壁紧密接触。此外,在收纳电路基板的收纳部上,设有用于对内部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进行换气的进气口及排气口,通过从排气口排出收纳部内部的温热的空气,从而抑制热量充满在收纳部内部。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辅助冷却装置,而设有与电路基板的另一个面侧相对的恒温模块。该恒温模块具有帕尔帖元件和散热风扇,通过向帕尔帖元件通电而吸热的热量经散热风扇而向壳体外部放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03055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63765号公报
从搭载空间、行驶距离增加等观点看,车辆用的电动压缩机非常需要小型轻量化。因此,电动机驱动电路部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一般是被收纳于与壳体一体化的收纳部中,该壳体将电动机及压缩机构收容。在这种小型的压缩机中,电路收纳部的容积被抑制到最小限度,收纳部内的热密度高。因此,仅使半导体元件的热量传导到与元件接触的部件进行散热就不充分,希望使半导体元件的热量更积极地散热。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尽管获得半导体元件冷却的均匀化,但由于电路基板配置成水平,且与覆盖逆变器收纳部的开口的罩盖相对,因此,因半导体元件的发热而温度上升的空气容易滞留在电路基板的上表面与罩盖之间。因此,有可能妨碍半导体元件的散热。
另一方面,采用专利文献2的构造,尽管因采用换气构造而能抑制热气的滞留,但水或尘埃等容易通过用于换气的开口而进入电路收纳部。而且,由于采用了用电的强制冷却构件,故耗电增大,有可能导致将电作为动力源的车辆的续航距离的减少。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无需使用电路收纳部的内部与外部的换气和动力的强制冷却构件,利用电路收纳部内的自然对流而高效地对电路元件进行冷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设备具有:设备主体;收纳设备主体的主体收纳部;包含对设备主体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的电路部;以及收纳电路部并与主体收纳部一体化的电路收纳部。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沿铅垂方向或大致铅垂方向立起并将主体收纳部内和电路收纳部内隔开的隔壁的电路部侧,形成有与电路基板的元件接触的散热器,电路基板与隔壁相对,散热器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至少一方,其宽度逐渐变窄地到达顶端部(顶端)。
在本发明中,“铅垂方向”定义为设备所设置的状态(使用状态)的方向,这里,根据装配公差、设置对象(例如车辆)的姿势等,也允许稍许偏离铅垂方向。下面,作为对于“铅垂方向”也包含稍许偏离铅垂方向的大致铅垂方向的结构进行说明。
将主体收纳部内和电路收纳部内隔开的隔壁,根据主体收纳部的热容量及比电路收纳部内的温度低的低温的主体收纳部内流体所进行的冷却,而成为比散热器还低的低温。散热器利用来自该隔壁的热传导,或与利用来自隔壁的辐射而成为低温的散热器周边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进行散热。
这里,为了将散热器周边的空气维持成低温而促进散热器的散热,在本发明中利用自然对流。与沿铅垂方向立起的隔壁相对的电路基板也沿铅垂方向立起,因元件的发热而温度上升的空气沿电路基板而通过散热器的侧方,向上方移动。利用基于该上升气流与比其低的低温的下降气流之间的密度差的自然对流,而欲将散热器周边的空气维持成低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