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9549.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谭祐祥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连接模块,其通过选择性地将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或输入/输出(I/O)装置连接至单个连接模块而非多个相应连接模块来使USB端口或I/O装置能够连接至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终端最初用作简单的呼叫装置。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内容的应用,移动通信终端已发展为用于各种目的。除了呼叫功能之外,移动通信终端还采用各种附加功能,例如,实现个人信息或信用支付处理的储存的储存介质功能、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音频层-3(MP3)功能、相机功能、游戏功能、活动图片介质功能和视频呼叫功能。
移动通信终端可包括与由于这些各种附加功能而需要的端口对应的各种类型的连接模块。在许多此种连接模块之中,移动通信终端可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其构造成用于使输入/输出(I/0)装置的访问能够对接电视(TV)信号)、远程控制器、耳机、和由使用者携带且在需要时频繁地连接至移动通信终端的USB、和与I/O装置对应的连接模块。
然而,构造用于将USB端口和I/O装置连接至移动通信终端的现有连接模块可分别地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包括USB端口连接模块和I/O装置连接模块。因而,与使移动通信终端小型化的趋势相违背,现有连接模块具有有限安装空间和不适合小型化的问题。
同时,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连接模块可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性而需要防水功能。然而,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现有连接模块具有较差的防水功效。此外,由于有限的安装空间和尺寸,对用于模块通信终端的现有连接模块进行防水或对其提供防水部件可能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技术目标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具有改善的防水功效的连接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模块,该连接模块可通过选择性地将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或输入/输出(I/O)装置连接至单个连接模块而非相应的多个连接模块,从而使该USB端口或该I/O装置能够连接至单个连接模块连接至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个连接模块,该连接模块包括:内模,其包括多个连接端子;外模,其供内模插入和联接,且供连接端子插入至其中;连结端子(connectingterminal),提供在外模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处;壳,其构造成接收外模,并且包括用于与输入和输出装置联接的输入和输出装置联接端部;第一密封部件,其提供在内模中,以使内模与外模之间的空间能够不透水;和第二密封部件,其提供在外模中,以使外模与壳之间的空间能够不透水。
该连接模块还可包括连接端子壳体,该连接端子壳体提供在该外模的该一侧上的该端部部分处,以当内模插入并联接至外模时接收连接端子。
连接模块还可包括提供在壳中的第三密封部件。
壳可以以不透水结构提供。例如,该壳可使用模铸来形成。
连接模块可使用插入注射模制在内模中形成。
该连接模块还可包括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构造成联接内模、外模和壳。在一个示例中,该联接装置可包括夹具,该夹具构造成穿透内模、外模和壳且联接至内模、外模和壳。在另一个示例中,联接装置可包括突出和沟槽,该突出形成在内模、外模和壳的联接表面的一侧上,沟槽形成在该联接表面的另一侧上以与突出接合。
该连接端子可构造成当内模联接至外模时穿透外模。此外,连结端子可配置在连接端子壳体的较低部分中,并且连结端子可具有防止当内模联接至外模时连结端子比连接端子壳体的端部部分突出更多的长度。
连结端子和连接端子可相对于彼此竖直地配置。此外,该连接端子可配置在连结端子之间。
有利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接模块的防水功效可通过提供密封部件而有效地改善。
此外,通过使用注射模制联接注射的内模和外模,可降低成本,组装可为容易的,并且可缩短制作时间。
此外,可提供其中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或输入/输出(I/O)装置插入并连接至彼此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组装了的图1的连接模块的透视图。
图3是沿A-A线切开的图2的连接模块的剖面图。
图4是连接至输入和输出装置的图2的连接模块的透视图。
图5是连接至彼此的图4的连接模块以及输入和输出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未经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