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吸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9496.3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拓也;三浦寿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B60R19/24;B60R19/26;F16F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 机构 | ||
1.一种冲击吸收机构,设置在直接承受碰撞载荷的车辆的载荷承受构件与车辆的骨架构件之间,以使施加到所述骨架构件的碰撞载荷减轻,所述冲击吸收机构包括:筒状构件,该筒状构件构成为沿轴向承受通过所述载荷承受构件施加的碰撞载荷,并能沿轴向压塌;以及载荷吸收件,该载荷吸收件构成为收纳在所述筒状构件中以承受所述碰撞载荷,并能与所述筒状构件一起沿轴向压塌,通过解除所述碰撞载荷,所述载荷吸收件能从被压塌后的状态朝复原方向膨胀一定量,
其特征在于,
在承受所述碰撞载荷时从轴向对所述载荷吸收件进行按压的、所述载荷承受构件一侧的按压部和所述骨架构件一侧的按压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供被压塌的所述载荷吸收件的一部分进入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是与被压塌的所述载荷吸收件相嵌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部上设置有与压塌前的所述载荷吸收件的轴向上的端面抵接的按压面,在所述按压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所述凹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部上形成有对所述载荷吸收件的轴向上的一端部进行收纳的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中的、凹部内底面或内侧面上形成有突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按压部上,设置有与压塌前的所述载荷吸收件的轴向上的端面抵接的按压面,并在所述按压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开口,
被压塌后的所述载荷吸收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部上,形成有对所述载荷吸收件的轴向上的一端部进行收纳的空间,所述载荷吸收件的一端部预先被收纳在所述空间的一部分中,并通过连接机构将所述载荷吸收件的一端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吸收件是以年轮的轴心方向沿着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筒状构件中的木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车体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车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4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容器
- 下一篇:具有光显示的连接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