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电极的流通型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9298.7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直原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H01M4/00 | 分类号: | H01M4/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盛曼,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冈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具有 流通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集流体层、多孔质电极层和离子交换层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具有这种电极的流通型电容器。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这种流通型电容器的脱盐装置及使用该脱盐装置的脱盐方法。
背景技术
流通型电容器(流通型双电层电容器)用于气体中、液体(水溶液、非水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除去、组成的改变。通常,流通型电容器具备具有高表面积的电极层的电极和在该电极间设置的流路。在物质的除去、组成的改变中,利用使用该电极的、静电性吸附、电化学性反应、催化性分解等。
迄今为止,报道了几种利用由电极引起的离子的静电性吸附的、在含有离子性物质的水的脱盐中使用的流通型电容器。
通常,利用流通型电容器的脱盐通过反复进行脱盐工序(离子吸附工序)和电极清洗工序(离子解吸工序)来进行,所述脱盐工序中,通过对流通型电容器的电极间施加直流电压,使得供给至电极间的水中的离子吸附于各电极后,将除去离子性物质后的水回收,所述电极清洗工序中,通过反向连接直流电源或将电极短路而使得吸附于各电极的离子解吸从而使电极再生。
在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了以液体的纯化为目的恒电荷层析用色谱柱中使用的流通型电容器。该流通型电容器中,使用了包含第一导电性支撑层、第一高表面积导电性层、第一非导电性多孔质间隔层、第二导电性支撑层、第二高表面积导电性层、第二非导电性多孔质间隔层的相邻层组。并且,上述流通型电容器是将多个上述相邻层组卷绕成螺旋状而成。记载了上述流通型电容器能够用于含有氯化钠等离子性物质的水的纯化等。在专利文献2中,除上述卷绕型流通型电容器以外,还记载了层叠有垫圈型电极的流通型电容器,所述垫圈型电极通过将导电性支撑垫圈、高表面积导电性垫圈和非导电性间隔垫圈层叠而成。
但是,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流通型电容器存在如下问题:在脱盐工序中,吸附于电极上的副离子(具有与电极的电荷相同符号的电荷的离子)会阻碍本来要被吸附的抗衡离子(具有与电极的电荷相反符号的电荷的离子)的吸附这样的问题;副离子解吸后释放至电极外,混入到进行了脱盐的水中而导致电流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在电极清洗工序中,通过使直流电源的连接反转而从电极解吸的离子被再吸附至具有与该离子的电荷相反符号的电荷的电极上,电极被污染。
相对于此,报道了几种使用在电极层的表面设置有离子交换膜的电极的流通型电容器。在使用这种流通型电容器进行脱盐的情况下,在脱盐工序中,对电极赋予与离子交换膜的固定电荷相同符号的荷电,在电极清洗工序中,对电极赋予与离子交换膜的固定电荷相反符号的荷电。在脱盐工序中,从电极解吸的副离子向电极外的释放因上述离子交换膜而被屏蔽,由此使电流效率升高。另外,在电极清洗工序中,上述的利用电极解吸的离子的再吸附因上述离子交换膜而被防止。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离子交换膜与多孔质电极相邻而成的电极的流通型电容器。并且,例示出多种用作上述离子交换膜的具有离子性基团的聚合物。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包含含有多孔质材料且以吸附具有与电极的电荷相反符号的电荷的离子的方式构成的电极和与该电极接触的离子交换材料的电极组件。此外还记载了使用该电极组件的脱盐装置。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离子电导性聚合物等作为上述离子交换材料。但是,专利文献3和4中记载的流通型电容器的电流效率仍不充分。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在碳电极表面上涂布阳离子交换树脂而成的电极的流通型电容器。电极表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将聚乙烯醇涂布到电极表面上后,利用磺基琥珀酸对该聚乙烯醇进行处理,由此进行交联和磺酸基的导入。此时,聚乙烯醇的分子间通过酯键而交联。但是,酯键对碱性化学品的耐性低。因此,在电极表面附着有污渍的情况下,存在难以清洗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磺酸基的导入量少这样的问题。此外,该流通型电容器的电流效率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192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58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709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10-513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59-187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59-18911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Membr.Sci.,Vol.355,p.85(201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