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多显示屏上应用工作流的协调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8804.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弗拉迪斯拉夫·弗拉迪斯拉沃维奇·马丁诺夫;安东·列奥尼多维奇·塔拉先科;德米特里·尤金妮维奇·查尔克;阿尔森尼·安德维奇·尼古拉耶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郑冀之 |
地址: | 维尔京群***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流 显示屏 显示数据 显示内容 移动组件 计算机处理器 用户界面交互 应用 多显示屏 接收用户 事件指令 用户交互 用户界面 组指令 存储 协调 更新 | ||
一种用于协调在包括一对显示屏的移动组件上执行的应用的工作流的方法,该一对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工作流具有与移动组件的用户交互的多个工作流事件,方法存储为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的一组指令以:接收与多个工作流事件的第一工作流事件的执行相关的显示内容;基于与第一工作流事件相关的活动,在第一显示屏上显示作为第一显示数据的显示内容;接收由用户与用户界面交互所产生的转移事件,该转移事件指令第一显示数据转移到第二显示屏,以在第二显示屏上继续应用的工作流,而不是在第一显示屏上;在第二显示屏上显示作为第二显示数据的显示内容,这样显示内容对第一显示数据和第二显示数据是共用的;从用户界面接收用户输入作为与多个工作流事件的第二工作流事件的执行相关的活动,在工作流中第二工作流事件在第一工作流事件之后;并且基于用户输入在第二显示屏上更新第二显示数据的内容。
该非临时专利申请要求基于2012年12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GB1222054.7、名称“UX宝典”,2012年12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GB1223011.6、名称“带显示器的设备”,2013年2月25日提交的申请号GB1303275.0、名称“带显示器的设备”,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US61/787,333、名称“带显示器的设备”,2012年12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GB1222457.2、名称“反转模式”和2012年12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GB1222987.8、名称“反转模式2”的在先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这里所有这些申请以它们整体通过参考文献并入。
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包括在具有多个显示器的移动设备上显示内容的协调,特别地在多个显示器上应用工作流的协调。
背景
计算设备的普遍性一直日益地增加。例如,用户可以与传统的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等等交互,以访问用于工作和个人用途的各种功能。此外,这些移动设备用户可用的各种功能也有助于增加复杂性,包括应用工作流和多媒体功能的复杂性。
如今,与多屏上的应用交互的能力在桌面环境下是可用的,然而,移动环境下多屏的使用对于应用工作流协调是不可用的。而且,必需考虑移动环境下多屏的电量管理,因为移动设备具有有限的电源(即,电池),因此必须考虑多屏的电力消耗。
此外,用户越来越依赖于目前的移动设备,如方便地通过可视的信息显示器,以提供虚拟现实的经历和辅助每日任务。然而,当考虑期望的移动设备构造,以合适地考虑最终用户对特定设备的兴趣时,在移动环境下,总是存在对设备花费、设备功能的提供和限制和/或设备电力消耗和电池寿命的竞争利益。
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多屏提供配置为移动组件和方法的应用工作流,以消除或减轻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提供该概述以介绍简化形式的概念的选择,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进一步描述这些概念。该概述不意指识别权利要求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指用作帮助确定权利要求主题的保护范围。
用户越来越依赖于目前的移动设备,如方便地通过可视的信息显示器,以提供虚拟现实的经历和辅助每日任务。然而,当考虑期望的移动设备构造,以合适地考虑最终用户对特定设备的兴趣时,在移动环境下,总是存在对设备花费、设备功能的提供和限制和/或设备电力消耗和电池寿命的竞争利益。如今,移动设备的动态配置可以致力于提供设备用户需要时的不同的设备配置,而协调竞争利益,以提供可以期望的用户体验。与目前的方法和系统相反,提供的是在移动组件的一对显示屏上用于协调应用的工作流实施的移动组件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优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8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