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和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8305.1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正纪;小谷修;池本政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程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器用 盖板 玻璃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显示器用盖板玻璃具有平板部和与所述平板部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玻璃平板配置在具有平面状的第一成型面的第一成型模具上的工序,其中,所述玻璃平板以所述玻璃平板的中央部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之上、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和
成型工序,在对所述玻璃平板的至少端部进行了加热的状态下,使用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使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变形,由此,形成所述弯曲部,得到所述盖板玻璃,
在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玻璃平板之间配置能够在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并在该状态下进行所述成型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制件的与所述玻璃平板接触的部分之上配置能够在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并在该状态下使用所述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
3.一种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显示器用盖板玻璃具有平板部和与所述平板部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玻璃平板配置在具有平面状的第一成型面的第一成型模具上的工序,其中,所述玻璃平板以所述玻璃平板的中央部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之上、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和
成型工序,在对所述玻璃平板的至少端部进行了加热的状态下,使用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使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变形,由此,形成所述弯曲部,得到所述盖板玻璃,
在所述压制件的与所述玻璃平板接触的部分之上配置能够在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并在该状态下使用所述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由织布和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边冷却所述压制件边利用所述压制件进行所述玻璃平板的压制。
6.一种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显示器用盖板玻璃具有平板部和与所述平板部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玻璃平板配置在具有平面状的第一成型面的第一成型模具上的工序,其中,所述玻璃平板以所述玻璃平板的中央部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之上、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和
成型工序,在对所述玻璃平板的至少端部进行了加热的状态下,使用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使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变形,由此,形成所述弯曲部,得到所述盖板玻璃,
边冷却所述压制件边利用所述压制件进行所述玻璃平板的压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金属构成所述压制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通过使用压制件多次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使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具有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相连且与所述弯曲部的内表面相应的曲面状的第二成型面,
以在每次用所述压制件进行按压时均使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的与所述第二成型面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增大的方式进行所述按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工序包括用所述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时的按压方向互不相同的多个压制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工序包括:所述一个压制工序;和在所述一个压制工序之后进行的利用所述压制件进行按压的另外的压制工序,在所述另外的压制工序中,用所述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时的按压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垂线所成的角度的大小大于所述一个压制工序的该角度。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盖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利用所述压制件进行所述成型工序的第一次按压时,利用所述压制件按压所述玻璃平板的端部的前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83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醇混合物直接合成不饱和醛的方法
- 下一篇:转向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