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传感器、包含该天线传感器的灯以及改装该天线传感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7505.5 | 申请日: | 2013-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M·S·威尔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叶晓勇;姜甜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传感器 包含 以及 改装 方法 | ||
背景技术
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使用可操作地连接到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以接收和/或发射射频(RF)信号的天线。另外,许多这些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监视与该电子设备有关的环境或电路情况的传感器。在某些情况下,期望给现有的电子设备增加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增加功能性,但是改装传感器是昂贵并且复杂的。
越来越多地被设计为接收和发射RF信号的电子设备的示例为由市政和高速公路照明系统使用的用来照亮路面的路灯。这样的路灯包括在支撑杆或柱的顶部的光源,其在每晚的某一时间打开或点亮。一些现代的路灯包括与内部控制电路相互作用以在黄昏打开路灯、在黎明关闭路灯和/或在昏暗的天气激活路灯的打开功能的光敏光电池。然而,较老的路灯模式可能不包括光传感器,但可以基于内部时钟和程序化到控制电路内的调度来可操作以打开。其中一些较老式模式路灯确实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具有可操作以接收来自命令中心的控制信号的天线的RF接收机。控制电路典型地使用接收的信号执行诸如改变程序化的调度和/或打开路灯和/或关闭路灯的功能。
智能路灯当前被制造为基于使用和当前条件来调节光输出,并且包括经由网络配置操作的RF接收机和发射机。例如,这样的智能路灯包括能够自动分辨(或分类)行人、自行车或汽车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和控制电路,以便路灯可以相应地调整光输出,监视诸如风速、温度和周围的光强的情况,并且例如,可以发送与监视活动有关的数据到中央命令中心。这样的路灯还配置为依靠道路情况调节光输出水平,例如雪或雨的存在(其会增强光反射,因此需要降低光照)。然而,安装和运营这样的智能路灯和网络系统非常昂贵,并且涉及到移除传统的路灯和用智能路灯及相关的网络硬件和软件代替传统路灯的成本对许多市政当局来说是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供天线传感器的装置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传感器包括可操作以接收和/或发送射频(RF)信号的天线和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配置为监视至少一种情况,并且输出传感器信号。天线传感器包括单独的连接器,用于连接到电子设备以从天线传送RF信号以及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传输传感器信号到电子设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灯,其包括外壳、支撑在外壳内的光源、在外壳内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射频(RF)输入连接器,和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驱动电路的天线传感器。所述驱动电路可操作地连接到光源,并且配置为控制所述光源。所述天线传感器包括可操作以进行接收RF信号和发射RF信号的至少一个的天线,和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天线并且配置为监视至少一种情况和输出传感器信号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到RF输入连接器的单个连接传输来自所述天线的RF信号和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到所述驱动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器天线布置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天线和光电探测器的传感器天线布置的电路图;
图3是包括图1的传感器天线布置的灯组件的原理方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灯灯头组件的局部剖面视图;
图5阐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没有按照实际尺寸绘制的模块化天线传感器布置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传感器天线布置100的原理方框图。传感器天线100包括用于接收射频(RF)信号的天线102和传感器104。在图1的实施例中,天线可操作地经由同轴电缆106连接到传感器104。另外,经由同轴电缆108提供传感器104的输出,所述同轴电缆108包括超微型A(sub-miniature version A)连接器(SMA连接器)109。SMA连接器是用于连接同轴电缆的两个部分的同轴RF连接器。例如,SMA连接器109可连接到电子设备的驱动电路的输入(未示出)。外壳110用来包围和保护天线102和传感器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7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