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7471.X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小滨昭彦;幸岛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2B15/20 | 分类号: | G02B15/20;G02B13/18;G03B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鲁山;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光学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一种光学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生产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92994中,已经提出很多变倍光学系统,这些变倍光学系统的最物侧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并且这些变倍光学系统适合于用于照相机、电子静态照相机、摄影机等的可互换镜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7-29299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即便期望在维持高变倍比时减小设备的尺寸,仍然尚未能够实现足够高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得以作出的,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变倍比、尺寸紧凑并且呈现高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一种光学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
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被改变;并且
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
5.500<f1/fw<10.200
0.057<(-f2)/ft<0.200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
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被改变;并且在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恒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种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造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5.500<f1/fw<10.200
0.057<(-f2)/ft<0.200
其中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和
构造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被改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种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造使得,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五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被改变;并且在第三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恒定。
本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7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