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7001.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惇司;池田尚史;高木昌彦;栗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24F1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诣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具有:换热器(5),被收容在主体(1)内且被配置在从吸入口被吸入主体内并从吹出口向对象空间吹出的空气的流路中;被配置在吹出口上的风向叶片(7),风向叶片包括第一弯曲部(41)和第二弯曲部(43),第一弯曲部位于第二弯曲部的上游侧,第一弯曲部的曲率比第二弯曲部的曲率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天花板内嵌式的空气调节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机。在该空气调节机中,在各个主体吹出口的风向叶片上设置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位于风向叶片的上游侧部分,向远离各个吹出口的主体中央侧的风路壁的方向弯曲。通过设置这样的弯曲部,能够确保风向叶片的主体中央侧(内侧)的风路面积,由此,该部分的风速不降低,难以卷入室内空气。由此,能够期待防止在制冷运转时由温度高的室内空气和温度低的吹出空气的混合所导致的吹出口的结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345(第6项,图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机中,虽然能够增加向风向叶片的内侧的流入风量,但在使风向叶片的吹出方向接近水平方向的方式中,可能会发生气流的剥离。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能够防止由吹出口附近的室内空气的卷入所导致的结露,并且能够防止风向叶片中的气流剥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有:换热器,其被收容在主体内,并且被配置在从吸入口被吸入主体内并从吹出口向对象空间吹出的空气的流路中;风向叶片,其配置于所述吹出口,所述风向叶片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上游侧,该第一弯曲部的曲率比该第二弯曲部的曲率大。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边界部与处于水平吹出状态的所述风向叶片上的所述吹出口的最接近内侧风路壁的部分即最接近部一致,或者位于该最接近部的下游。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平滑地相连。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风向叶片的上游端形成为圆形,所述风向叶片的壁厚在所述上游端处成为最大壁厚。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风向叶片的壁厚在下游端处成为最小壁厚。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风向叶片还包括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上游侧。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风向叶片的流出角为20°~40°,并且流入角为10°~25°。
也可以构成为由以20°~40°配置流出角的所述风向叶片以及所述吹出口的内侧风路壁构成的内侧风路、和由该风向叶片和所述吹出口的外侧风路壁构成的外侧风路都以缩小形状的方式构成。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风向叶片中的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边界部在整个长度方向范围内相对于下游端、上游端的位置变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由吹出口附近的室内空气的卷入所导致的结露,并且能够防止风向叶片中的气流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侧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1的与风向叶片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1的用于说明风向叶片的弯曲方式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7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遥控器智能匹配系统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