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广共模范围传输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6878.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西格弗雷多·埃玛努埃尔·冈萨雷斯迪亚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仪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管 匹配晶体管 电压输入节点 恒定 偏置电流 栅极偏置 传输门 电流源 配置 模拟输入信号 高输入信号 栅极氧化物 偏置电压 信号路径 源极电压 组晶体管 电流宿 自偏置 共模 偏置 输出 传递 吸收 | ||
一种传输门(200)对其晶体管(220、240、250、260)进行自偏置以提供恒定栅极偏置,所述恒定栅极偏置提供用于使输入信号被干净利索地传递到栅极的输出(210)的一致路径且在出现高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保护所述晶体管的栅极氧化物。匹配晶体管(220、240、250、260)阵列经布置以通过电压输入节点(230)且借助电流源(270)来进行偏置,所述电流源(270)经配置以跨越所述匹配晶体管(220、240、250、260)阵列的个别晶体管(240、250)提供偏置电流。电流宿(280)经配置以吸收跨越所述个别晶体管(240、250)的所述偏置电流以将电压输入节点(230)处的偏置电压设定为所述匹配晶体管(220、240、250、260)阵列的所述个别晶体管(240、250)的栅极到源极电压的倍数。不同组晶体管(220、260)经配置以为模拟输入信号提供信号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来说涉及传输门电路。
背景技术
各种种类的电子装置是众所周知的。此类电子装置可在电路之间或经由装置发送电子信号以传递信息或触发各种元件的操作。举例来说,现代的汽车包含遍及车辆安置的多种多样的电子控制装置。此类装置可在彼此之间及/或向车辆的中央计算机发送信号以供处理。为发送此类信号,开关传输或阻挡此类信号以促进有序的通信。举例来说,传输门或模拟开关可控制传入信号到其它装置或电路元件的传递。在一种状态中,传输门阻挡信号,且在另一种状态中,传输门将其输入处的信号传递到其输出。
图1中图解说明一种用以处置此应用的方法,图1图解说明包含连接到NMOS晶体管14的PMOS晶体管12的电路10。电路10由到两个晶体管12及14的相应栅极的电压控制。第一电压断开两个晶体管12及14以允许输入处的信号传递到输出,且第二电压闭合两个晶体管12及14以阻挡任何信号在输入与输出之间传递。
此标准传输门具有各种缺点。举例来说,当输入信号过高时,所述输入信号可能被箝位或截止,这是因为晶体管12及14无法对此信号进行物理处置,除非被专门设计及构建为如此进行操作。此外,由于对所述门的PMOS晶体管的寄生二极管效应,反馈的信号可能从输入行进到输出。当输入信号在宽广范围内变化时或当用以控制传输门的电力变化不定时,此传输门也可能不能在无显著信号降级或改变的情况下传递所述输入信号。
发明内容
实例性实施例描述一种对其晶体管进行自偏置以提供恒定栅极偏置的传输门。所述恒定栅极偏置提供用于使输入信号被干净利索地传递到栅极的输出的一致路径且在出现高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保护所述晶体管的栅极氧化物。
通过一个此种方法,匹配晶体管经布置以通过电压输入节点、借助电流源来进行偏置,所述电流源经配置以提供偏置电流。在一个此种实例中,所述电流源经配置以跨越匹配晶体管阵列的个别晶体管提供偏置电流。电流宿经配置以吸收跨越所述匹配晶体管阵列的所述个别晶体管的所述偏置电流以将电压输入节点处的偏置电压设定为所述匹配晶体管阵列的所述个别晶体管的栅极到源极电压的倍数。与所述匹配晶体管阵列的所述个别晶体管不同的一组晶体管经配置以提供用于使在所述不同组晶体管中的一者处接收的模拟输入信号作为来自所述不同组晶体管中的另一者的模拟输出信号而输出的信号路径。所述不同组晶体管是以所述不同组晶体管的栅极到源极电压的倍数进行自偏置的。
经如此配置,可适应宽广共模范围,因为输入信号将不会不利地影响偏置信号或不会易于损坏传输门的晶体管。传输门拓扑容许进行恒定的栅极到源极电压偏置以使不同组晶体管的漏极到源极电阻在过程变化时保持恒定。在全面审阅及研究以下详细说明后,这些及其它益处可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图解说明实例性常规传输门;
图2图解说明根据实例性实施例的实例性传输门;
图3是实例性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图解说明并入到低压降调节器电路中的实例性传输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仪器公司,未经德州仪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6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虚拟磁滞的无线连接
- 下一篇:车辆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