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省电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6500.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L·P·凯拉;I·安萨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中的 系统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受于2012年10月30日提交的、题目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Saving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664,191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且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无线通信,而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网络节点之间协调省电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被日益用于提供各种通信功能,包括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等,例如通过使用符合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建立的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WLAN通常被配置在基础设施网络拓扑结构中,其中,接入点(AP)协调多个相关联的站(STA)的通信以及提供管理和控制功能。然而,另一重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两个或多个STA、或对等点,其直接交换信息而不使用AP作为中介。这样的自组织网络依赖站与站之间的对等关系。虽然对等通信系统可以通过避免对AP的需要来提供更大的方便,但是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提供或由中央控制设备来执行的功能。
由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许多设备是移动的,因此增强型电源管理技术对于延长电池寿命是期望的。为此,已经在基础设施网络方面花费了相当大的努力以开发省电技术,其中的很多技术涉及增加STA和AP可以花费在低功率的操作模式的时间量,所述低功率的操作模式被称为睡眠或打盹模式。如同其它网络功能,STA可以利用其AP对进入和退出省电模式进行协调。在一个功率管理策略中,STA可以通过使用包含在发送给AP的分组中的功率管理信息来异步地用信号指示其正进入省电模式。在接收到指示STA处于省电模式的功率管理消息时,AP可以对要发送给该STA的分组进行缓冲。AP周期性地利用业务指示消息(TIM)来发送信标,其可以用于指示数据已准备好要被发送给STA。信标传输之间的时间段可以被称为信标间隔。STA通常利用AP,使用对应于多个信标间隔的、被称为监听间隔的时间段来对其省电进行协调。AP在监听间隔期间为STA缓冲数据,并且STA可以从省电模式苏醒以在每个监听间隔的结束时接收信标。如果信标指示数据未决,则STA将发起该数据的传送。反之,如果没有数据准备好要被发送,则STA可返回到省电模式。
相反地,对等网络缺乏用于协调功率管理的AP并且其可能无法使用相同的策略。例如,(蓝牙)3.0规范中的高速扩展使得通过蓝牙链路进行WLAN无线通信的两个设备能够通过使用处于对等关系的WLAN无线单元来建立蓝牙交替MAC/PHY(AMP)链路。蓝牙AMP链路的实现涉及处于类似AP的模式的两个设备的WLAN无线单元的操作,包括当AMP链路活动时,信标帧的连续的、周期性传输。因此,用于涉及进入省电模式一段时间的设备的WLAN设备的传统省电机制,例如使用如上文所描述的功率管理消息,可能在保持AMP链路时不被采用。此外,由于信标传输不考虑数据传送而发生,因此这个要求可能代表低效的功耗。例如,当网络状况导致业务不被交换的时段时,例如当在来自回程的流媒体中存在延迟且没有数据通过AMP链路被传送时,这个功率消耗没有提供任何益处。
当周期性地传输信标的需要干扰了设备使用功率管理策略的能力时,诸如WiFi DirectTM(WiFi直连)协议之类的其它对等通信系统可能展示出相似的低效率。此外,在本公开内容的上下文内,可以认为其它网络拓扑结构与这些对等例子具有类似的方面并同样受益于对网络节点之间的省电模式的增强型协调。例如,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以软件启用的接入点模式进行操作,以提供类似接入点的功能。这样的实现被称为“虚拟无线AP(softAP)”。
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对对等点之间的电源管理进行协调的需要。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满足这种和其它需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6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