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6021.9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仲岛孔明;田中航祐;牧野浩招;山本和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吕晓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等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对象进行加热或冷却,存在利用制冷剂进行热的输送的热泵装置。作为热泵装置,例如有空调装置等。一般的热泵式空调装置将压缩机、四通阀、室外侧热交换器、膨胀阀等配置在室外机。另外,将室内热交换器配置在室内机。这些构成设备经由制冷剂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
这样的空调装置中,根据来自控制器(控制装置)的频率指令,通过变换器装置来控制驱动频率即压缩机的转速(驱动频率)。此时,控制器输入来自被设置在压缩机吸入侧并检测压缩机入口温度、饱和温度等的传感器(检测装置)的信号。并且,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器,根据信号中包含的传感器的检测值来确定制冷剂回路中的过热度,并控制膨胀阀的开度,以使过热度恒定(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控制器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可以有效地使用制冷剂的传热系数高的两相区的制冷剂,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运转空调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94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在低外部空气温度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转时,制冷剂的蒸发压力降低,从而压缩机的吸入密度降低,制冷剂流量减少。因此,制热能力下降。
在一般的控制中,为了防止制热能力下降,会提高压缩机的转速,增加制冷剂流量。但是,当压缩机以最大转速驱动时,不能再进一步提高转速。因此,存在不能用压缩机的转速控制来应对向负荷的能力提供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热泵装置中,通过配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进行制冷剂与加热对象的热交换的散热器、通过调整开度来进行制冷剂的减压的减压装置以及进行热交换对象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蒸发器,从而构成制冷剂回路,该热泵装置具备:热交换对象温度传感器,检测热交换对象的温度;排出温度传感器,检测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以及控制器,当判断为压缩机的转速为最大且热交换对象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根据排出温度来控制减压装置的开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控制器根据热交换对象的温度,进行根据排出温度的减压装置的开度控制,因此可以得到一种空调装置,不仅能够由压缩机提高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开度控制提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器101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干度x与制冷剂流量G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干度x与焓差Δh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干度x与能力Qc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空气温度与制冷剂的目标排出温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进行保护运转时的外部空气温度与制冷剂的目标排出温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器101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各图中,标注了相同附图标记的设备等表示相同的或与之相当的设备,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通用的。另外,说明书全文所表示的构成要素的方式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说明书内的记载。另外,关于温度、压力等的高低,并非特别由绝对值的关系来确定高低等,而是在系统、装置等的状态、动作等中相对地确定。另外,在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大小的关系有时会与实际情况不同。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作为热泵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中,通过配管连接室外机10和室内机11,从而构成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热泵回路)。室外机10具有压缩机1、室外侧热交换器2、膨胀阀4和四通阀5。另外,室内机11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
压缩机1对吸入了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在此,压缩机1具备变换器装置等,能够通过任意地改变转速(驱动频率)来细微地改变压缩机1的容量(每单位时间排出制冷剂的量)。四通阀5根据来自后述的控制器101的指示,根据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来切换制冷剂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60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