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校准智能AC输出口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5807.9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D.埃尔伯鲍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尔贝克斯视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21/00;G06K17/00;H04B10/25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攀;张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校准 智能 ac 输出 方法 装置 | ||
方法和装置用于使用手持加载器来通过包括光电端口和RFID天线的智能AC输出口、子输出口和插座而测量和校准功耗报告以及经由光导或光纤线缆并且经由RFID信号和标签传播光信号,包括设置位置、AC输出口标识和装置细节。较简单的加载器或校准器将标准功耗值传送给AC输出口以用于使用所接收的值的自校准。装置细节经由加载器按键或触摸屏并且经由附接到装置的插头的RFID标签的读数而引入,并且经由加载器来处理以用于经由电流汲取或功耗接收器通过住宅自动化系统的传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量和更新与由负载通过功率输出口(outlet)和端子经由光学和RFID信号所消耗的电功率相关的数据。
背景技术
作为住宅、商业、工业、包括酒店的娱乐和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建筑物中的功率连接点的AC功率输出口、AC功率线缆组件和其它AC电源不提供和/或生成与通过它们由随机负载或由固定连接到AC功率的诸如灯、HAVC和锅炉之类的装置所消耗的功率或汲取(drain)的电流相关的数据。
对于功率节省和消耗报告的需求正变为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电系统和设备应当被提供有用于报告功耗、电流汲取和/或装置状态的电路。包括智能报告AC输出口的这样的电路在美国专利7,639,907、7,649,727、7,864,500、7,973,647、8,401,221、8,148,921、8,170,722、8,175,463、8,269,376以及美国专利申请12/945,125、13/086,610和13/349,939中公开。
用于与电流汲取、功耗和装置状态相关的在建筑物内的通信(包括经由因特网和其它网络报告这样的数据)的专用控制器、视频对讲机监控器和购物终端在美国专利6,603,842、6,940,957、7,461,012、8,117,076和美国专利申请13/599,275中公开。以上所有列出的专利和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所公开的AC输出口和其它AC电源需要不时地更新,特别地需要核实功耗值。基于电流汲取和所测量的电压来计算所消耗的AC功率值,其命令沿着AC正弦曲线以高速间隔测量电压电平和电流值二者。
AC功率线的正弦曲线在每一个AC输出口、子输出口或其它AC端子处由于非均匀负载、切换电源以及影响正弦曲线的形状的其它非线性负载而失真。
由于因负载的AC失真随机改变和/或其电流汲取值随时间改变,电源处的所测量的功耗的准确度需要被检查和校准。每一个智能AC输出口和其它AC电流汲取报告设备经由光导(POF)、光纤线缆、RF、IR或低压总线,AC输出口必须利用给定负载更新,装置细节和所测量的功耗必须被校准。
包括子输出口的AC输出口细节以及包括任何其它所报告的数据的所连接的消耗功率的装置或负载的细节必须形成为简单的代码或命令。此外,术语为加载器或校准器的更新和/或校准手工工具被制成使得技术上不了解的租户或居住者将能够舒适地操作。租户或居住者需要在不需要电工或通信IT专家的帮助的情况下处理负载、更新、升级、调整和/或校准。
加载器或校准器应当是低成本设备,以使得用户可以在其住宅或办公室中承担得起,以用于在装置插到AC输出口中时定期地更新和校准AC输出口。或者在需要更新的时候仅使其用于随机使用。
用于光学地更新装置的IR远程控制以及用于标识装置、输出口及其位置的AC输出口细节的使用在上述美国专利中公开,特别地在专利号8.041.221、8.148.921和8.170.722中公开。然而,所有公开的远程控制被用于更新AC输出口、装置和灯泡的细节,但是不用于调整、校准和/或核实功耗报告。需要单个使用起来简单并且低成本的设备来更新、调整和校准功率报告准确度,包括家庭自动化操作细节和控制的更新。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尔贝克斯视象株式会社,未经埃尔贝克斯视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5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