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5006.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恒川雅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7/02;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363;G02F1/134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沈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叠层体 内嵌式 触摸面板 液晶元件 表面保护膜 偏光膜 光学各向异性 液晶显示装置 直线偏振光 相位差板 液晶画面 薄型化 触摸面 导电层 白浊 板型 射出 扰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可以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同时谋求薄型化,且可以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是依次具有相位差板、偏光膜及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而成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该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为90~45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液晶终端及其它液晶显示装置中,搭载有触摸面板功能。对于搭载有这样的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目前主流为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安装有触摸面板的外置型。
外置型在分别制造液晶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后进行一体化,因此,即使任一方为不良,另一方也可以利用,成品率优异,但存在厚度或重量增加的问题。
作为解决了这样的外置型的问题(厚度或重量)的装置,出现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元件和偏振片之间插入有触摸面板的、所谓的外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而且,近年来,作为与外嵌式相比、进一步减少厚度或重量的装置,开始开发在液晶元件中装入触摸功能的、所谓的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6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2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在装入触摸功能的液晶元件上设置有将具有各种功能的膜等隔着粘接层而贴合的光学叠层体的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膜等可列举例如:相位差板、偏光膜、偏光膜的保护膜、玻璃盖片等。
另外,为了使通过偏光太阳镜的辨识性为良好,也进行在玻璃盖片上贴合所谓的1/4波长相位差板。
这样,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的光学叠层体由相位差板、偏光膜、偏光膜的保护膜、玻璃盖片及1/4波长相位差板等构成,且它们隔着粘接层而被贴合。
就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关于在整体构成中插入有触摸功能的液晶元件的部分,正在研究充分的薄型化。但是,关于设置于液晶元件上的光学叠层体,对充分的薄型化没有进行研究。另外,作为薄型化以外的问题,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产生在用手指触摸时、液晶画面部分地白浊的问题。
本发明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可以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同时谋求薄型化,且可以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现有的外置型或外嵌式中,与液晶元件相比位于操作者侧的触摸面板作为导电性构件起作用,但通过向内嵌式的转换,与液晶元件相比在操作者侧不存在导电性构件成为白浊的原因。
而且,对用于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并且一边确保必要功能、一边谋求充分的薄型化的最适的层构成进行研究,直至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是依次具有相位差板、偏光膜及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而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该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为90~450μm。
另外,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是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贴合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以偏光膜为基准与表面保护膜相反侧的面而成的。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5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