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4906.5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金太永;郑海永;李镜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瑰都啦咪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4H9/00;F28D20/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韩国庆尚北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导管 凝缩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更具体而言,涉及如下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将多个凝缩热交换管连接到水箱,在水循环期间回收凝缩潜热,此外将贯通水箱的前导管配置在凝缩热交换管之间,从而分散施加到水箱上的压力,引导水顺利流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将温度相互不同的加热液体和被加热液体进行交互来实现热传递,在包括锅炉及空调机以及其他多种冷暖气装置中用于暖气、空气调节、生成动力、冷却以及废热回收。
特别是,如图1所示,冷凝锅炉使用:与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及燃气发生显热热交换的显热交换器(1);以及与燃气发生潜热热交换的潜热交换器(2)。
此外,韩国注册专利第390521号及韩国注册专利第386717号等中提出了如下的结构:在热交换器主体上配置热交换导管,以减小如上所述的热交换机的大小,利用在热交换器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的水箱或与其类似的部件(下面,称作“水箱”)连接上述热交换导管。
但是,如上所述,根据现有技术,由于多个热交换导管同时连接到水箱上,因此从热交换导管流向水箱的水造成的压力变大,随之,发生水箱变形或脱离的故障。
此外,如上所述,若将热交换导管连接到水箱上,则各水箱上从多个热交换导管同时流入水,所以水流变得不顺畅,且由于水箱内水流也是一个,所以导致水循环时间变长。因此,不能快速提供温水或暖气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该凝缩热交换器将多个凝缩热交换管连接到水箱,在水循环期间回收凝缩潜热,将贯通水箱的前导管配置在凝缩热交换管之间,从而分散施加到水箱上的压力,引导水顺利流动。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此,本发明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主体,由侧板包围,且上下部开放;多个凝缩热交换管,贯通嵌入相互对置的上述热交换器主体的侧板上,以具有通过高温燃气的间隔的方式密集配置;多个水箱,组合在上述热交换器主体的侧板外面,相互连接上述凝缩热交换管而使水通过上述凝缩热交换管流动;及前导管(dummy pipe),配置在上述凝缩热交换管之间,贯通相互对置的上述热交换器主体的侧板和水箱而设置。
此时,优选上述凝缩热交换管由相互隔开距离的多个热交换管组构成,该多个热交换管组分别包括多个凝缩热交换管;上述水箱相互连接上述热交换管组;上述前导管配置在上述热交换管组中某一个以上的热交换管组上。
此外,优选上述前导管配置在上述热交换管组的中心部。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热交换器主体上水平设置的多个凝缩热交换管连接到水箱,在水循环期间回收凝缩潜热。因此,仅由不具有热交换片的凝缩热交换管就可回收凝缩潜热。
此外,本发明将贯通水箱的前导管配置在凝缩热交换管之间。因此,分散前导管施加到水箱上的压力,引导水顺利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采用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冷凝锅炉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的测试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的主视图及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进行说明。
下面,设定设置燃烧器的方向为上侧,其反侧为下侧,但是,显然可根据燃烧器的设置位置,上下方向可能调换过来。
此外,下面,指定入水口和出水口,但若通过变更设计来改变水流,则当然可能入水口和出水口调换过来。
首先,图2所示本发明具有前导管的凝缩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主体(110);在内部流动水的凝缩热交换管(120);连接上述凝缩热交换管(120)的水箱(130);及前导管(140)(dummy pipe),分散施加到上述水箱(130)的压力,使水流顺利。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水平设置在热交换器主体(110)上的多个凝缩热交换管(120)连接到水箱(130),在水循环期间回收凝缩潜热,因此能够仅用没有热交换片(heat exchange fin)的凝缩热交换管(120)就可回收凝缩潜热。
此外,在本发明中,贯通水箱(130)的前导管(140)配置在凝缩热交换管(120)之间,因此分散由前导管(140)施加到水箱(130)的压力,引导水顺利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瑰都啦咪,未经株式会社瑰都啦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