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驱动致动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54030.4 | 申请日: | 2013-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姆三世·H·格莱美;布兰登·W·基皮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伟洛克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7/16 | 分类号: | F16K7/16;F16K31/143;F16K31/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段晓玲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致动器 | ||
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申请号为No.13/785,592,题为双驱动致动器的美国专利申请优先权,该专利申请日期为2013年3月5日,其要求专利申请号为61/714,831,于2012年10月17日申请的题为超程致动器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利,其全部的公开内容这里通过引用完全合并到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流量控制阀和其他装置的致动器。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手动操作的致动器以及可以手动操作和/或气动操作的混合致动器。
背景技术
致动器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功能和操作中。举个例子来说用于打开和关闭阀或者其他流量控制装置。致动器可以以很多不同的方式进行操作。一个例子是手动操作的致动器,其中致动器的驱动构件例如手柄可以手动地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其他致动器可以是气动操作从而允许对致动器操作进行自动、远程、或者电子控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手动操作致动器和阀门组件在完全关闭位置上的实施例的等轴侧视图。
图2为图1的致动器和阀门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3为图1的致动器和阀门组件在完全打开位置上的纵向截面图,
图3A为可以通过在此教导的内容实现的超程概念的典型绘图,
图4A-4D以简化示意的方式示出了对于图1实施例的超程特性具有受控的螺纹间隙的联结的实施例,
图5为等轴以及阀门关闭位置上的混合致动器和阀门组件的实施例。
图6为图5的混合致动器和阀门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7为超程的双驱动手动致动器和阀门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8为超程的双驱动手动致动器和阀门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9为手动致动器和阀门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些说明关于致动器的几个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一个发明构思以手动操作的致动器体现,该致动器具有用于致动杆的双驱动结构。双驱动结构在不增加用于达到关闭位置的驱动力矩的情况下具有增强的致动杆冲程(stroke)。
另一个发明构思可以以手动操作的致动器体现,该致动器具有致动杆的双驱动结构,利用间接驱动施加第一力到致动杆上,例如通过偏置构件,以及在致动器驱动构件和致动杆之间利用直接驱动施加第二力到致动杆上,例如通过螺纹连接件。
另一个发明构思可以以手动操作的致动器体现,该致动器具有用于致动杆的双驱动结构,其中致动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联结。在一实施例中,联结可以以螺纹联结形式实现,具有可控或者内设(designed-in)的螺纹间隙。
另一个发明构思可以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的操作的致动器体现。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致动杆的双驱动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双驱动结构包括具有提供轴向超程的联结的致动杆。
另一个发明构思可以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的操作的致动器体现。在一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包括超程机构,该机构提供例如致动器相对于阀的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或者两种状态的轴向超程。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超程机构可以包括受控或者内置的螺纹间隙以提供超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超程机构可以包括偏置构件,该构件提供或者包括或者不包括具有受控或内置螺纹间隙的联结的超程。
另一个发明构思可以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的操作的混合致动器体现。在一实施例中,混合致动器可以包括气动操作的致动杆,所述杆与使气动致动器无效和有效的手动超控相协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混合致动器的手动致动器部分可以应用上述任意一个发明构思和实施例进行实现。
下文给出这些发明构思和实施例的结构、特性和操作的附加可替代和可选实施例。发明还可以用于控制使用除了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之外的其他配置的阀和致动器,以及除了在此所示的典型设计之外的阀和致动器的应用中。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除了阀和流量控制装置之外的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伟洛克公司;,未经世伟洛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