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3710.4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后村达也;浦野吉隆;冈田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主分类号: | E05F15/643 | 分类号: | E05F15/6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开闭设置于车辆的侧部的滑动门的滑动门开闭机构并改变牵引滑动门的缆绳的方向的滑轮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面包车(wagon)或一厢车等的车辆的侧部,为了便于乘客的乘降或货物的装卸而形成比较大的开口部,该开口部利用具备辊组件的滑动门开闭。滑动门增加重量,因此在具备该滑动门的车辆,搭载可自动开闭滑动门的滑动门开闭机构。
滑动门开闭机构具备使辊组件转动而引导滑动门的移动的导轨,该导轨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开口部的附近。在导轨的车辆前方侧,设置以从车辆的侧部朝向车辆的内侧弯曲的方式引入的引入部,由此在滑动门成为全闭的期间,辊组件随着引入部转动,滑动门引入开口部并成为全闭状态。
在导轨的车辆的前方侧及后方侧分别设置改变将滑动门牵引到开方向及闭方向的缆绳的方向的滑轮装置。滑轮装置以使缆绳的方向朝向导轨的中央侧的方式改变,因滑轮装置改变了方向的缆绳,卷到在车辆设置的驱动单元的鼓上。而且,通过驱动驱动单元并正转或反转鼓,由缆绳将滑动门牵引到开方向或闭方向。
作为这样的滑动门开闭机构,例如,已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导轨的引入部侧(前侧)具备滑轮组件(滑轮装置),该滑轮组件具有固定于车体(车体面板)的滑轮外壳。滑轮外壳具备树脂制的外壳主体,在沿着该外壳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容纳滑轮的滑轮容纳部,在沿着外壳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将滑轮外壳固定在车体上的安装部。
而且,通过在形成为阶梯状的车体的部分利用螺钉、螺母安装外壳主体的安装部,滑轮外壳以近似悬臂状态固定于车体。即,外壳主体的滑轮容纳部为未固定于车体的状态。这里,在滑轮容纳部和车体之间,以包围布线出入孔的方式设置橡胶制的盖,由此防止雨水对滑轮外壳内等的浸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3831号公报(图4、图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依据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轮装置,以近似悬臂的状态将滑轮外壳的外壳主体固定于车体,盖无益于外壳主体对车体的固定强度的提高,故可能产生在滑动门的滑动阻力等、大的负荷施加到滑轮的情况下外壳主体发生变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由于外壳主体的变形反复进行,用于将滑轮外壳固定于车体的螺钉、螺母有时会松弛,进而为了抑制滑轮装置的嘎吱作声,可能需要频繁地进行维护。因此,考虑夹着滑轮容纳部在外壳主体增设安装部,但在该情况下,外壳主体大型化且可能产生螺钉、螺母也增加,对车体的安装操作性变差等其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使对车体的安装操作性变差就能抑制对于车体的嘎吱作声的滑轮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滑轮装置形成开闭设置于车辆的侧部的滑动门的滑动门开闭机构,改变牵引所述滑动门的缆绳的方向,其特征在于,具备:滑轮外壳,其设置于形成所述车辆的车体面板的一侧;滑轮,其旋转自由地设置于所述滑轮外壳内并且具有所述缆绳进入的滑轮槽;以及缆绳引导件,其设置于所述滑轮外壳,与从所述车体面板的另一侧导向所述车体面板的一侧的所述缆绳滑动接触,使该缆绳以沿所述车体面板的方式弯曲并朝向所述滑轮。
本发明的滑轮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滑轮以其轴方向为所述车体面板的板厚方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滑轮外壳内。
本发明的滑轮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旋转自由地支撑所述滑轮的滑轮轴,所述缆绳引导件的沿所述滑轮轴的轴方向的顶部的位置设定于把所述缆绳引导至所述滑轮槽的沿所述滑轮轴的轴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位置。
本发明的滑轮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缆绳引导件比沿所述车体面板的、所述滑轮外壳对所述车体面板的安装部更靠近所述滑轮而设置。
本发明的滑轮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外壳具有固定于所述车体面板的外壳主体和闭塞该外壳主体的外壳盖,所述缆绳引导件是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圆弧状凸部,在所述外壳盖中的与所述圆弧状凸部相对的相对部分设置使所述缆绳沿所述圆弧状凸部的圆弧状凹部。
本发明的滑轮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圆弧状凸部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与所述滑轮槽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美姿把,未经株式会社美姿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墙体系
- 下一篇:室外罐用防水片材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