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3439.4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坂梨胜利;宇根友也;神取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体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8、图9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单一光源2和导光体3的导光体装置1。导光体3具备:环状部3a,其在周向上遍及全周地连续延伸;和外周侧延伸部3c,其使从受光面3b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仅从环状部3a的周向的一个方向D进入环状部3a。
从一个方向D进入了环状部3a的光,在环状部3a与位于环状部3a的外周侧的大气的边界面5全反射,在环状部3a内沿一个方向D行进。另外,进入了环状部3a的光因实施于环状部3的内周面3d的表面处理而漫反射。因此,环状部3a发光呈环状。
但是,在以往的导光体装置1中具有下面的问题点。
从一个方向D进入了环状部3a的光,每次反复进行反射与漫反射都会衰减。因此,随着远离外周侧延伸部3c,环状部3a的辉度降低。因此,如图9所示,在距外周侧延伸部3c较近的部位3e与距其较远的部位3f会产生较大的辉度差。另外,环状部3a为在周向上遍及全周地连续延伸的环状,所以,距外周侧延伸部3c较近的部位3e与距其较远的部位3f相邻,距外周侧延伸部3c较近的部位3d与距其较远的部位3e的辉度差显著显现,外观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0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环状部的辉度遍及全周接近均匀的导光体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1)〔实施例1、2〕
一种导光体装置,其中:
具有光源、导光体和光反射机构;
所述导光体具备:在周向上遍及全周而连续延伸的环状部;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导入到所述导光体内的受光面;和外周侧延伸部,其设置成从所述环状部向该环状部的外周侧延伸,使从所述受光面导入到所述导光体内的光从该环状部的周向的一个方向进入所述环状部;
所述光反射机构使从所述受光面导入到所述导光体内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使其从该环状部的周向的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所述环状部。
(2)〔实施例1、2〕
根据(1)所记载的导光体装置,其中:所述光反射机构具备:层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周侧延伸部,且折射率不同于所述导光体的折射率;和所述导光体与所述层部的边界面;在该边界面使从所述受光面导入到所述导光体内的光的一部分反射。
(3)〔实施例1、2〕
根据(2)所记载的导光体装置,其中:所述层部的介质为空气。
(4)〔实施例1〕
根据(2)或(3)所记载的导光体装置,其中:所述边界面使从所述受光面导入到所述导光体内而行进到所述边界面的光全部反射。
(5)〔实施例2〕
根据(2)或(3)所记载的导光体装置,其中:所述边界面使从所述受光面导入到所述导光体内而行进到所述边界面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使剩余的光折射而进入到所述层部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1)的导光体装置,设有光反射机构,所以能够使从受光面导入到导光体内的光从环状部的周向的两各方向进入环状部。因此,与没有设置光反射机构的情况(以往)相比,能够使环状部的辉度遍及全周地接近均匀。
根据上述(2)的导光体装置,光反射机构具备设置于外周侧延伸部的层部和导光体与层部的边界面,所以光反射机构设置于外周侧延伸部而不是设置于环状部。因此,与光反射机构设置于环状部的情况相比,不易由光反射机构导致环状部产生辉度不均,能够使环状部的辉度遍及全周地接近均匀。
根据上述(3)的导光体装置,层部的介质为空气,所以与层部的介质为空气以外的情况相比,在成本上有利。
根据上述(4)的导光体装置,即使在边界面使从受光面导入到导光体内而行进到边界面的光全部反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在上述(2)中能够得到的效果。
根据上述(5)的导光体装置,即使在边界面使从受光面导入到导光体内而行进到边界面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使剩余的折射而进入到层部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在上述(2)中能够得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光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光体装置的、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只是省略了光源。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光体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