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设备的自动重新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3378.1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K.范奥斯特;F.韦尔韦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吕晓章 |
地址: | 法国伊西***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设备 自动 重新 配置 | ||
描述了一种用于自动地配置适于从接入点的角色转换到站点的角色,以及从站点的角色转换到接入点的角色的网络设备的解决方案。为了准备第一网络设备(AP,STA1,STA2)用于网络中的自动配置,接收(13,22)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AP,STA1,STA2)的第二网络设备(AP,STA1,STA2)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AP,STA1,STA2)的接入点证书。将所接收的配置文件与存储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AP,STA1,STA2)的存储器(43)中的现有配置文件进行比较(23),并且如果必要的话,将其存储(14,24)在所述存储器(43)中。在稍后的时间确定(30)第一网络设备(AP)的角色改变的情况下,从该存储器(43)中取得(31)所存储的配置文件,并将其用于将第一网络设备(AP)连接(32)到第二网络设备(AP(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在网络中适于以两种不同角色进行操作的网络设备进行自动重新配置的解决方案。更具体地说,本发明解决了证书恢复和自动供给机制,这确保了在网络的重新配置之后,网络保持运行。
背景技术
当今,特别是由于通过Wi-Fi的多媒体服务的传送,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家庭WLAN(WLAN:无线局域网)。然而,很多设备还没有“装载”必要的硬件以便能够连接到WLAN,而是简单地连接到以太网。因此,存在对于允许以太网设备轻松连接到WLAN的Wi-Fi到以太网盒子的蓬勃发展的需求。很多设备刻意选择不整合WLAN硬件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底层802.11技术的不断发展的高速度。虽然802.11bg花了大约十年来获得成熟的市场,但802.11n标准上升到普及只用了三年,后面又在2013年出现了802.11ac。实际上,这意味着,嵌入Wi-Fi技术的设备有可能很快就过时或至少不太流行。这对产品成本施加了很多压力,激励了单机Wi-Fi到以太网盒子。
从生产成本来看,设备制造商有意打造最丰富的产品,以花费尽可能少的硬件工具(即,生产线、测试软件等)以及尽可能少的(例如,由不同的产品码、不同的顺序号、软件、所需的存储空间等引起的)物流成本。因此,常常实现能够作为AP和STA(AP:接入点;STA:站点)两者的单一的Wi-Fi到以太网设备,以保持低的生产和物流成本。为方便使用,所有设备接收AP证书,其担保强大的安全性。终端用户不必拿出巧妙的密码短语,并且通过使用WPS-PBC(WPS-PBC:受Wi-Fi保护的设置—2.按钮配置),甚至不需要知道AP的WPA(WPA:受Wi-Fi保护的访问)密码短语。这进一步消除了对桥接器设备上的任何用户界面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了复杂性和成本。
不必执行大量的联网功能,Wi-Fi到以太网盒子被部署为服从802.1d的桥接器,在连接到AP的设备和连接到STA的设备之间透明地转发数据包。
这样的Wi-Fi到以太网盒子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网络证书的配置。理想情况下,终端用户没有配置这些设备的困扰,并且应能够打开盒即可使用这些设备。这意味着开盒即用(OOB)设置必须允许部署WLAN,其通常是经由对生产中的两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预配对”来实现。一种替代是使用WPS-PBC配置,一旦终端用户开始扩展他的当前WLAN,这就成为可适用的。
然而,当用户开始在物理上改变网络时会出现问题。例如,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家并且不知道哪个盒子是AP和哪个是STA时。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对可用带宽存在影响,并且这可能导致不再能连接到WLAN。
这使用Wi-Fi局域网设备作为示例示于图1和2。在图1的示例中,两个STA设备STA1和STA2连接到AP,该AP继而连接到中央网关或宽带网络的端口。STA1和STA2有该AP的证书,从而在该WLAN上是被允许的。因为这两个STA设备使用CSMA-CA(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共享WLAN带宽,假设每一个都使用相同的PHY速率(PHY速率:物理层速率),则每个STA设备大致得到50%的可用广播时间(air-tim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姆逊许可公司,未经汤姆逊许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