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53298.6 | 申请日: | 2013-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伸司;光山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C01G53/00;H01M4/36;H01M4/525;H01M4/587;H01M10/052;H01M10/0567;H01M10/0568;H01M10/05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具有下述组成式(1):
Li1.5[NiaMnbCoc[Li]d[X]e]Oz (1)
在此,X为Ti、Zr和Nb中的至少1种,0.01≤e≤0.7、a+b+c+d+e=1.5、0.1≤d≤0.4、1.1≤[a+b+c+e]≤1.4,z表示满足化合价的氧原子数,
在X射线衍射(XRD)测定中,在20-23°、35-40°(101)、42-45°(104)和64-65(108)/65-66(110)具有表示岩盐型层状结构的衍射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在X射线衍射(XRD)测定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35-40°(101)具有三个衍射峰,在42-45°(104)具有一个衍射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在X射线衍射(XRD)测定中,在20-23°、35.5-36.5°(101)、43.5-44.5°(104)和64-65(108)/65-66(110)具有衍射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0.02≤e≤0.5。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的工序:
第一工序,将Ti、Zr和Nb中的至少一种的柠檬酸盐与熔点为100℃~350℃的过渡金属的有机酸盐混合;
第二工序,将在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在100℃~350℃下熔化;
第三工序,将在第二工序中得到的熔融物在所述熔点以上的温度下热分解;以及
第四工序,焙烧在第三工序中得到的热分解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一工序中,进一步混合碱金属的有机酸盐。
7.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或利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正极活性物质。
8.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
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
含有能使锂离子嵌入/脱嵌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
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电解质层,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表面被无定形碳层覆盖、且非鳞片状的石墨材料,BET比表面积在0.8~1.5m2/g的范围内,振实密度在0.9~1.2g/cm3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解液含有:
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乙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含氟环状碳酸酯、含氟链状碳酸酯、含氟链状醚和含氟链状酯中的至少一种;
LiPF6;以及
有机砜系化合物、有机二砜系化合物、碳酸亚乙烯酯衍生物、碳酸乙烯酯衍生物、酯衍生物、二元酚衍生物、三联苯衍生物、磷酸酯衍生物和氟磷酸锂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电解液用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2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体和无线通信装置
- 下一篇:电池用包装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