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子制造方法、粒子和粒子制造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53014.3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尾阪景子;田中千秋;根本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G63/08;C08G6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制造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合物的粒子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粒子、和粒子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已知的是,将聚合物造粒为粒子并使用所获得的粒子作为用于例如药用产品和化妆产品的材料,或者作为例如电子照相调色剂的产品。
在将聚合物造粒的已知方法中,将聚合物用有机溶剂乳化(参见PTL 1)。根据该方法,使作为开环聚合性单体的丙交酯开环聚合为聚合物,然后将该聚合物溶解在充当有机溶剂的二氯甲烷中,用三乙胺中和,并且在此之后,在滴加蒸馏水并使之混合在其中的情况下通过相反转乳化而乳化。然而,根据该方法,二氯甲烷残留在粒子中。因此,对于其中任何有机溶剂残留是不想要的用途而言,均不能使用所述粒子。
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将聚合物造粒的已知方法使用压缩性流体(参见PTL 2)。根据该方法,将聚酯加热、熔融、然后与准备作为压缩性流体的液化二氧化碳混合,并且将所得混合物从喷嘴喷射以便通过减压膨胀而造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混合物中局部存在具有高粘度的聚合物组分,喷嘴有可能被其堵塞。因此,在所公开的方法中,在喷射之前,将聚酯和压缩性流体用静态混合器混合。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00-7789
[PTL 2]JP-A No.2004-30232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当聚合物的分子量高时或者当聚合物具有结晶性时,所述聚合物具有与所述压缩性流体差的亲和性,并且不能与压缩性流体良好混合。这使得必须在将聚合物加热至高的温度以降低其粘度之后再将聚合物与压缩性流体混合。由于热的影响,这造成了所得粒子具有劣化的作为聚合物的物理性质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公开的发明为粒子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使开环聚合性单体与第一压缩性流体接触之后,使所述开环聚合性单体开环聚合;以及通过喷射开环聚合中获得的聚合物和所述第一压缩性流体而将所述聚合物造粒。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粒子制造方法包括在使开环聚合性单体与压缩性流体接触之后使开环聚合性单体开环聚合。通过该步骤,聚合物以与压缩性流体混合的状态获得。在这种情况下,施加至聚合物的热的量与其在如下情况下的量相比可减少:在将聚合物加热至高的温度以降低其粘度之后再将其与压缩性流体混合。这实现了可防止获得的粒子作为聚合物的物理性质的劣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压塑性材料(pressure-plastic material)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是显示物质相对于温度和压力的状态的相图。
图3是定义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性流体的范围的相图。
图4是显示粒子制造设备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5是显示粒子制造设备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6是显示粒子制造设备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7是显示粒子制造设备的实例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粒子制造方法包括:在使开环聚合性单体与第一压缩性流体接触之后,使所述开环聚合性单体开环聚合;以及通过喷射开环聚合中获得的聚合物和所述第一压缩性流体而将所述聚合物造粒。
<<原材料>>
首先,将说明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用作原材料的组分例如开环聚合性单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原材料包括由其产生聚合物且变成聚合物的构成组分的材料。原材料至少包括开环聚合性单体,以及根据需要适当选择的任选组分例如引发剂和添加剂。
<开环聚合性单体>
虽然取决于待组合使用的压缩性流体,但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开环聚合性单体的优选实例为在环中含有羰基骨架例如酯键的开环聚合性单体。羰基骨架是高度反应性的,因为其是通过高电负性的氧和碳之间的-键构成的,并且氧吸引-键电子,从而使其自身向负的侧极化且碳向正的侧极化。当压缩性流体为二氧化碳时,估计二氧化碳和待获得的聚合物之间的亲和性水平将为高的,因为羰基骨架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类似。通过这些作用的辅助,压缩性流体对待获得的聚合物的塑化(增塑,plasticization)水平将为高的。这样的开环聚合性单体的实例包括环状酯和环状碳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模量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
- 下一篇:R-spondin易位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