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层去块参数适配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2309.9 | 申请日: | 2013-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17 | 分类号: | H04N19/117;H04N19/82;H04N19/31;H04N19/8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参数 | ||
基于视频序列(1)中多个图片(40)的图片在分层编码结构中(40)的深度,确定图片(40)的去块参数的值。对所确定的值编码,以形成编码值,向解码器(85,95,400,500,600,800)发送编码值以供解码期间在解码器中使用。由此实施例通过基于图片在分层编码结构中深度来确定去块参数值,降低了块伪影,否则块伪影将会在具有分层编码结构的视频序列(例如QP轮转和多层/观看视频)中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一般涉及视频序列图片的编码和解码,并且具体地涉及确定与图片的编码和解码相关的去块(deblocking)参数。
背景技术
在视频编码标准中使用去块滤波来对抗块伪影(blocking artifact)。块伪影因为原始视频被分为相对独立地处理的块而出现。块伪影会出现是由于块的不同帧内预测、量化作用和运动补偿。以下描述了去块的两个特定变型。
这些说明假设垂直的块边界或边缘。对于水平的块边界也以同样的方式实现该过程。
H.264去块
在视频编码(例如H.264)的现有技术中,在预测和残余重建之后,但在存储该重建以用作对后续帧编码和解码时的后续参考之前,存在自适应去块滤波/环路滤波。去块滤波由若干步骤组成,例如滤波判定、滤波操作、剪切(clipping)功能和改变像素值。基于对若干情况的评估来做出是否对边缘进行滤波的判定,滤波判定取决于宏块(MB)类型、相邻块之间的运动矢量(MV)差异、相邻块是否具有编码残余,以及取决于当前块和/或相邻块的本地结构。
像素的滤波量取决于该像素相对于块边界的位置,且取决于用于残余编码的量化参数(QP)值。以下a到h表示跨垂直块边界的像素值。
a b c d|e f g h
滤波判定基于比较与三个阈值的三个像素差。该阈值适于QP。
如果满足了以下条件,则进行滤波:
abs(d-e)<thr1,
abs(c-d)<thr2,以及
abs(e-f)<thr2
其中thr1和thr2是QP的函数。
在H.264中存在两种滤波模式。在第一滤波模式(正常滤波)中,可用delta值来描述滤波,滤波用该delta值来改变当前像素值。对于离块边界最近的像素的滤波是:
d’=d+delta且e’=e-delta
其中,delta已经被剪切为阈值±thr3,剪切到由QP限制的值。这里d’是滤波之后的位置d处的像素值,以及e’是在位置e处滤波之后的像素值。与低QP相比,高QP支持更多的滤波。
剪切可被描述为:
delta_clipped=max(-thr3,min(thr3,delta))
其中thr3控制滤波强度。较大的thr3值意味着滤波更强,其进而意味着将发生更强的低通滤波效应。
如果还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滤波强度可提高:
abs(b-d)<thr2且abs(e-g)<thr2
通过较少地对delta剪切(例如以支持更多的变化)来适应滤波强度。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第二滤波模式(强滤波)仅应用于帧内宏块边界:
abs(d-e)<thr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2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助听器中的复杂MID结构的路由基础部分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