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门、百叶窗或等同物的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1677.1 | 申请日: | 2013-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卢西恩诺·巴克切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IN&TEC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3/12 | 分类号: | E05F3/12;E05F3/20;E05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王宏伟;周家欣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百叶窗 等同 铰链 | ||
1.一种在闭合元件(D)闭合及/或开启时用于旋转移动及/或控制闭合元件(D)的铰链装置;所述闭合元件(D)可以是门、百叶窗或等同物;所述铰链装置也锚接在一固定支撑结构(S)上,例如墙或框架;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锚接于固定支撑结构(S)的固定元件(10);
-锚接于闭合元件(D)的可移动元件(11);可移动元件(11)和固定元件(10)相互连接,以绕着第一纵轴(X)在一开启位置和一闭合位置之间旋转;
-至少一滑动器(30,60),其沿一第二纵轴(X)在对应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一的第一终点位置和对应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另一的第二终点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固定元件(10)和可移动元件(11)之一包括界定所述第二纵轴(X)的至少一工作腔(20),以滑动地装起所述至少一滑动器(30,60);所述固定元件(10)和可移动元件(11)之另一包括界定所述第一纵轴(X)的枢轴(50);所述枢轴(50)和所述至少一滑动器(30,60)相互连接,从而使可移动元件(11)绕第一纵轴(X)的旋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滑动器(30,60)沿所述第二纵轴(X)的至少局部的滑动,反之亦然;
所述至少一工作腔(20)包括作用于所述至少一滑动器(30,60)的工作液体,以便液压地对抗其移动;所述至少一滑动器(30,60)包括柱塞(30);所述柱塞(30)把工作腔(20)分隔为至少一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至少一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所述至少一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至少一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流体连通,并且毗邻设置;所述柱塞(30)包括一穿行开口(31)和阀门装置(32);所述穿行开口(31)使所述至少一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至少一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流体连通;所述阀门装置(32)与所述穿行开口(31)互动,从而在闭合元件(D)开启时允许工作液体在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之间连通,并且在闭合元件(D)关闭时防止工作液体回流,或者,在闭合元件(D)关闭时允许工作液体在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之间连通,以及在闭合元件(D)开启时防止工作液体回流;为了在闭合元件(D)开启或关闭时允许工作液体在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之间的回流,所述铰链装置设有液压回路(100);
液压回路(100)包括至少一设置在工作腔(20)外的通道(107),其界定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纵轴和/或第二纵轴(X)的第三纵轴(X’);所述通道(107)在所述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所述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之一设置至少一第一开口(101);此外也设有调控所述工作液体在所述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和所述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之间流动的至少一第一调控元件(1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开口(101)设置在所述第一可变容积隔室(23);所述通道(107)也在所述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包括至少一第三开口(106);所述至少一第一调控元件(130)包括界定一第四纵轴(X”)的杆(132);杆(132)的外表面(134)面向第一开口(101)和第三开口(10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106)接近所述第一开口(101);所述通道(107)也在所述第二可变容积隔室(24)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01)的一端包括一第二开口(102);所述柱塞(30)和所述液压回路(100)的所述第二和第三开口(102,106)有空间关系,使柱塞(30)移动整段行程期间与第二开口(102)流体断开,在上半段行程中保持与第三开口(106)流体连通,以及在下半段行程中保持与第三开口(106)流体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N&TEC有限公司,未经IN&TEC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6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