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1647.0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E.T.鲁宾逊;K.P.凯克勒;P.K.拉曼;A.西尔德施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雷特波因特能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36 | 分类号: | C10L5/36;C10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肖靖泉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状 低煤阶煤 原料 及其 用途 | ||
1.用于制备规定粒度分布的自由流动的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所述自由流动的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的粒度分布的规格,所述规格包括
(i)目标dp(50),其为在从100微米到1000微米范围内的值,
(ii)目标上端粒度,其为大于目标dp(50)且小于或等于1500微米的值,和
(iii)目标下端粒度,其为小于目标dp(50)且大于或等于45微米的值;
(B)提供具有初始颗粒密度的原始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
(C)将所述原始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研磨至目标dp(50)的从2%到50%的经研磨的dp(50),以产生经研磨的低煤阶煤原料;
(D)将所述经研磨的低煤阶煤原料用水和粘合剂造粒以产生具有目标dp(50)的从90%到110%的经造粒的dp(50)和比所述初始颗粒密度大至少5%的颗粒密度的自由流动的附聚的低煤阶煤颗粒,其中所述粘合剂选自水溶性粘合剂、水分散性粘合剂、及其混合物;和
(E)从所述自由流动的附聚的低煤阶煤颗粒除去如下的全部或一部分以产生所述自由流动的附聚的低煤阶煤原料
(i)大于所述上端粒度的颗粒,
(ii)小于所述下端粒度的颗粒,或者
(iii)(i)和(ii)两者。
2.用于将低煤阶煤原料加氢甲烷化为包括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粗制的甲烷增浓的合成气体物流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规定粒度分布的低煤阶煤原料;
(b)将如下进料到流化床加氢甲烷化反应器中
(i)步骤(a)中制备的低煤阶煤原料,
(ii)蒸汽,
(iii)如下之一或两者:(1)氧气,和(2)包括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物流,和
(iv)加氢甲烷化催化剂,其中将所述加氢甲烷化催化剂如下进料到所述流化床加氢甲烷化反应器中:(1)作为步骤(a)中制备的低煤阶煤原料的一部分,或者(2)与步骤(a)中制备的低煤阶煤原料分开地,或者(3)(1)和(2)两者;
(c)使在步骤(b)中进料到所述加氢甲烷化反应器中的低煤阶煤原料与蒸汽在(1)氧气和(2)包括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物流之一或两者和加氢甲烷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从1000°F(538℃)到1500°F(816℃)的温度和从400psig(2860kPa)到1000psig(6996kPa)的压力下反应,以产生包括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粗制气体;
(d)将所述粗制气体的物流作为粗制的甲烷增浓的合成气体物流从所述加氢甲烷化反应器除去,其中所述粗制的甲烷增浓的合成气体物流包括(i)基于甲烷增浓的粗制产物物流中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摩尔数的至少15摩尔%的甲烷,和(ii)基于甲烷增浓的粗制产物物流中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摩尔数的至少50摩尔%的甲烷加二氧化碳,
特征在于,所述低煤阶煤原料包括自由流动的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且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所述自由流动的附聚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的粒度分布的规格,所述规格包括
(i)目标dp(50),其为在从100微米到1000微米范围内的值,
(ii)目标上端粒度,其为大于目标dp(50)且小于或等于1500微米的值,和
(iii)目标下端粒度,其为小于目标dp(50)且大于或等于45微米的值;
(B)提供具有初始颗粒密度的原始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
(C)将所述原始的颗粒状低煤阶煤原料研磨至目标dp(50)的从2%到50%的经研磨的dp(50),以产生经研磨的低煤阶煤原料;
(D)将所述经研磨的低煤阶煤原料用水和粘合剂造粒以产生具有目标dp(50)的从90%到110%的经造粒的dp(50)和比所述初始颗粒密度大至少5%的颗粒密度的自由流动的附聚的低煤阶煤颗粒,其中所述粘合剂选自水溶性粘合剂、水分散性粘合剂、及其混合物;和
(E)从所述自由流动的附聚的低煤阶煤颗粒除去如下的全部或一部分以产生所述自由流动的附聚的低煤阶煤原料
(i)大于所述上端粒度的颗粒,
(ii)小于所述下端粒度的颗粒,或者
(iii)(i)和(ii)两者。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工艺,特征在于研磨步骤为湿法研磨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雷特波因特能源公司,未经格雷特波因特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6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滑块结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倒扣脱模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