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0183.1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筱岛巧;中村博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37/02;F16H61/66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级变速装置,其被使用作为包括汽车在内的车辆用自动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包括汽车在内的车辆用自动变速装置,使用具备环型无级变速机的无级变速装置。在该无级变速装置中,为了增大其变速比的变动幅度,还进行将环型无级变速机和行星齿轮变速机等差动齿轮单元组合。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17448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02330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如下模式的无级变速装置:隔着维持着使输入轴向一方向旋转而使输出轴的旋转状态停止的所谓的齿轮传动·空档(GN)状态,将输出轴的旋转状态切换为正转和反转。
图7以及图8是表示具备能够实现齿轮传动·空档状态的模式的以往的无级变速装置。图7表示无级变速装置的框图,图8表示用于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油压回路。发动机1的输出经缓冲器2被输入主轴3。被传递到主轴3的动力直接或者经环型无级变速装置4向作为差动齿轮单元的行星齿轮变速机5传递。而且,行星齿轮式变速机5的构成部件的差动成分经由低速用离合器7以及高速用离合器8(参见图8)构成的离合器装置6被取出到输出轴9。
构成无级变速装置的环型无级变速机4具备输入盘10、输出盘11、多个动力辊12、多个耳轴(省略图示)、执行器13(参见图8)、推压装置14和变速比控制单元15。输入盘10以及输出盘11如日本特开2012-002330号公报具体地记载的那样,由环型曲面构成,分别具备相互相向的轴方向侧面,相互同心且可相对旋转地进行配置。各自的动力辊12由对应的耳轴支撑成可旋转,且被夹持在输入盘10以及输出盘11的轴方向侧面彼此之间,在输入盘10和输出盘10之间传递动力(力、扭矩)。执行器13是油压式,使支撑了动力辊12的各自的耳轴在设置在其两端部的枢轴的轴方向上位移,变更输入盘10和输出盘11之间的变速比。推压装置14是油压式,将输入盘10和输出盘1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推压。变速比控制单元15为了使输入盘10和输出盘11之间的变速比成为期望值,控制执行器13的位移方向以及位移量。
变速比控制单元15由控制器(ECU)16、根据来自控制器16的控制信号被切换的步进马达17、管线压控制用电磁阀18、推压力控制用电磁阀19以及模式切换用电磁阀20、由步进马达17以及模式切换用电磁阀20切换工作状态的控制阀装置21构成。控制阀装置21由变速比控制阀22、低速离合器用控制阀23、高速离合器用控制阀24构成(参见图8)。变速比控制阀22控制压力油向执行器13的供排。低速离合器用控制阀23以及高速离合器用控制阀24是相当于模式切换用电磁阀20的部件,切换油压向低速用离合器7以及高速用离合器8的导入状态。
供油泵25由从缓冲器2取出的动力驱动,从供油泵25排出的压力油被送入控制阀装置21以及推压装置14。即,从储油槽26(参见图8)被吸引并由供油泵25排出的压力油由推压力调整阀27(参见图8)调整为规定压。推压力调整阀27根据与存在于隔着活塞设置在执行器13上的1对油压室彼此之间的油压之差(差压)相应的油压以及以由来自控制器16的指令控制的管线压控制用电磁阀18的开闭为基础的油压的导入,调节其开阀压。而且,将该开阀压作为最高值,推压力控制用电磁阀19将由推压装置14产生的推压力限制在与该时刻的运转状态相应的最佳的值。
由管线压控制阀18以及推压力调整阀27调整的油压进一步由减压阀28调整(减压)到规定压,经低速离合器用控制阀23或者高速离合器用控制阀24被送入低速用离合器7或者高速用离合器8的油压室内。低速用离合器7在实现使减速比变大或使变速比无限大(齿轮传动·空档状态)的低速模式时被接通,在实现使减速比变小的高速模式时将接通断开。与此相对,高速用离合器8在实现低速模式时将接通断开,在实现高速模式时被接通。压力油的向低速用离合器7以及高速用离合器8的供排状态与模式切换用电磁阀20的切换相应地被切换。另外,在根据低速用离合器7和高速用离合器8的切换,对低速模式和高速模式进行切换时,调节环型无级变速机4的速度比,以便作为无级变速装置整体的速度比(1/减速比)在低速模式和高速模式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0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动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前馈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扭矩限制公差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