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用亚单位浸泡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0119.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E·M·克郎普;J·布莱安;J·M·布里克;W·W·凯;N·W·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FVG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K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程芳 |
地址: | 英国苏格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用亚 单位 浸泡 疫苗 | ||
本发明提供了鱼用浸泡疫苗,其包含至少一种分离的抗原,特别是重组抗原,如嗜冷黄杆菌和/或传染性胰坏死病毒(IPNV)。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鱼对抗由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亚单位浸泡疫苗领域。具体地,本发明属于包含重组抗原以保护鱼对抗由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或传染性胰坏死病毒(IPNV)引起的疾病的浸泡疫苗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水产养殖进行的鱼的产业养殖正急剧扩大。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构成产业水产机构必须克服的主要问题。为了防止这些传染病的发作,经常采用的策略是应用疫苗。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几乎所有疫苗都对应于与引起疾病的病原生物体相同的病原生物体的减毒活培养物或灭活培养物。重组疫苗在研究实验室水平上日益增长,但现场应用仍然几乎只是通过注射技术。
存在两种可对鱼进行疫苗接种的方式:可通过注射或通过浸泡来施用疫苗。目前,水产养殖中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可注射疫苗的施用困难且昂贵,并且由于存在导致腹膜内粘连的风险以及在收获时产生鱼大小的高度分散而通常不能在体重小于15-20克的幼鱼中使用。此外,可注射疫苗的使用导致鱼的应激、高劳动力成本以及对使用者的无意注射所引起的事故的风险。
尽管浸泡疫苗具有潜在的优势,但却一直是可注射疫苗在商业水产养殖中具有更大发展。鱼的腹膜内注射是目前最常用的施用疫苗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其高效性以及保证足够的血浆水平的精细给药。当前的浸泡疫苗通常的特点是它们穿过鱼皮肤的低效吸收并且可能经受降低的免疫原性。因此,通常需要高度免疫原性的组合物,例如减毒活病原体或灭活病原体。
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引起细菌冷水疾病(CWD)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性鱼病原体,并且因其广泛分布和经济影响而被认为是影响鲑科鱼水产养殖的重要病原体。在美国,据估计,对于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的商业水产养殖和鲑科鱼物种的保护性水产养殖,仅太平洋西北地区由CWD引起的年损失分别为约960和400万美元。
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一种对温水鱼和冷水鱼物种都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水生细菌。对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它是柱状病的病原体。柱状黄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杆状病原体,其已从培养该物种的美国东南部地区的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出来。这种疾病还会影响运动性鱼(即白斑鱼(walleye)和大口鲈鱼)和观赏鱼类。目前使用含药饲料(抗生素)来尝试控制这种细菌感染。然而,这些治疗在其有效性上受限,而且大多数生产商已经停止使用含药饲料。在全世界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柱状病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并且是鲶鱼和其他鱼类生产商的最优先选择。每年这些产业的估计节省额将超过1亿美元。
对于黄杆菌属的治疗选择是有限的,包括降低病原体浓度、消除病原体的扩散以及使用抗生素。然而,治疗的有效性通常是不一致的,并且存在发展出抗生素抗性菌株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预防感染的疫苗。
传染性胰坏死病毒(IPNV)是虹鳟鱼和溪红点鲑(Brook trout)以及大西洋鲑鱼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疾病的病原。IPNV的高毒力株可能在不到四个月大的鱼孵化群体(hatchery stock)中引起大于90%的死亡率。感染的幸存者可保持为终身无症状的携带者,并作为感染源,在它们的粪便和生殖产物中排出病毒。因此,IPNV是对水产养殖业具有主要经济重要性的病原体。
IPNV是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病毒家族的原型。IPNV含有双区段(bisegmented)的dsRNA基因组,该基因组被具单壳的二十面体衣壳包围。两个基因组区段中的较大区段,即区段A(3097个碱基),编码106-kDa前体多蛋白,该前体多蛋白被加工以产生成熟的病毒结构蛋白VP2和VP3,以及VP4(也称为NS)非结构蛋白(Duncan等人,1987)。VP2已被确定为IPNV的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VG有限公司,未经FVG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0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