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从经加氢处理的流出物洗涤气体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9890.9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4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S·M·版纳吉;R·赫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油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1/08 | 分类号: | C10G31/08;C07C7/11;B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氢 处理 流出物 洗涤 气体 方法 以及 相关 设备 分离器 | ||
在先国际申请的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9月28日递交的美国申请No.13/629,868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从经加氢处理的流出物洗涤气体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分离器。
背景技术的描述
一般而言,总是需要精炼器以加工含有大量硫和氮化合物的较重粗产物。从这些粗产物得到的真空瓦斯油可以进而还含有大量的硫和氮化合物。在这些真空瓦斯油进料的加氢处理期间,可以通过硫和氮化合物与氢气的反应将硫和氮化合物转化成硫化氢和氨。所得的反应器流出物可以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和氨。在足够浓度的情况下,氨和硫化氢可以组合形成二硫化铵,其通常沉积在反应器流出物冷凝器中,并且会导致此交换器的堵塞。
可以加入水通过阻碍二硫化铵盐的溶解以防止交换器的堵塞。通常,并非全部氨与在反应器流出物中的硫化氢组合,因此,并不是除去全部的氨。
所以,一些氨可能经过分离器并进入循环气体。通常,循环气体与胺溶液在下游循环气体洗涤器中接触。被胺吸收的氨与被吸收的硫化氢一起可以送到胺再生器。由于可能沉积在胺再生器顶部冷凝器中的二硫化铵盐,胺再生器顶部体系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特别是如果温度足够低以致盐沉淀的话。
发明概述
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是一种从来自加氢处理区的经加氢处理的流出物洗涤气体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部分的洗涤水料流加入经加氢处理的流出物以形成合并料流,冷凝所述合并料流,将第一部分的洗涤水料流加入流出物以形成合并料流,将所述合并料流送入分离器,并且向塔提供第二部分的洗涤水料流以洗涤正在塔中上升的一种或多种气体。所述分离器可以包括基本圆柱体,其进而与进料斗和塔连接。
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是一种设备。此设备可以包括加氢处理区和分离器。通常,分离器包括基本圆柱体,其进而与塔连接。一般而言,塔具有围绕空隙的一个或多个壁,位于所述空隙内的一个或多个塔板,以及位于一个或多个塔板之上的分配器。通常,塔具有比其宽度更大的高度,所述基本圆柱体具有比其高度更大的长度,并且所述塔的高度朝向与所述基本圆柱体的长度基本上垂直的方向。
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是一种用于经加氢处理的流出物的分离器。通常,分离器包括基本圆柱体,与所述基本圆柱体的顶部连接的塔,以及与所述基本圆柱体的底部连接的进料斗。
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使用两阶段的洗涤水,这可以有效地限制在从分离器排出的循环气体中的氨的量,所述分离器通常是冷分离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分离器顶部提供额外的塔。可以在反应器流出物冷凝器的入口处提供常规洗涤水,并且此混合物可以然后进入分离器。在循环气体可以从分离器排出之前,循环气体可以经过塔板阶段并且用新鲜洗涤水洗涤以除去氨。通常,将新鲜洗涤水加入位于塔板之上的阶段,且此阶段位于处于塔板之上的金属网之下。
循环气体与洗涤水在塔板阶段中的逆流-顺流接触可以确保从循环气体有效地洗涤氨,并且大幅度减少在下游循环气体洗涤器或循环气体冷却器中的氨携带量,如果存在的话。水可以在烟囱式塔板中收集,所述烟囱式塔板可以具有降液管以将水引导至分离器进料斗。从进料斗,全部酸性水可以排到闪蒸槽并然后排出到酸性水洗涤器。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提供显著更高的从循环气体除去氨的程度,这可以减少或防止下游设备的腐蚀或富胺料流的污染。
定义
这里使用的术语“料流”可以包括各种烃分子,例如直链、支化或环状的烷烃、烯、烷二烯和炔,以及任选的其它物质,例如气体,例如氢气,或杂质,例如重金属,以及硫和氮化合物。料流也可以包括芳烃和非芳族的烃。此外,烃分子可以是缩写的C1、C2、C3…Cn,其中“n”表示在一个或多个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此外,上标“+”或“-”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烃的缩写一起使用,例如C3+或C3-,这包括缩写的一种或多种烃。作为例子,缩写“C3+”表示具有三个和/或更多个碳原子的一种或多种烃分子。另外,除一种或多种烃之外或代替一种或多种烃,料流可以包括其它流体,例如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油品公司,未经环球油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