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49584.5 | 申请日: | 2013-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卓哉;石井敏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47/10 | 分类号: | H01H47/10;B60R16/02;H01H4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对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给的继电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驱动继电器来对电子设备供给电源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中,在将继电器8接通时,暂时性地提高继电器8的线圈6的电压。暂时性地提高线圈6的电压的理由在于,在车载充电装置等高温环境中使用继电器驱动装置时,继电器8的动作容易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切实地接通继电器8。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中,通过从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子2a对第一晶体管3输出接通信号,使第一晶体管3为导通状态。由此,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中,能够暂时性地提高继电器8的线圈6的电压。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中,在接通继电器8之后,为了低功耗而使线圈6的电压降低。
即,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中,如图1所示,第一晶体管3从时刻t0到时刻t1维持为导通状态。然后,第一晶体管3在时刻t1以后为截止。另外,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中,如图2所示,继电器8的线圈6的电压从时刻t0到时刻t1为高电压,在时刻t1以后为低电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55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在使第一晶体管3从导通到截止时,无法使流过继电器8的线圈6的电流急剧地变化。其结果,专利文献1中,在将第一晶体管3截止后,向线圈6流动的电流流入电阻5,从而线圈6的电压暂时性地变小。如图2所示,存在继电器8在暂时性地变小的电压小于继电器8的开路电压S1时断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流过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流引入并使线圈的电压为高电压的情况下,通过逐渐地减少流过线圈的电流的引入量来使线圈的电压降低,从而能够防止继电器在线圈的电压降低时断开的继电器驱动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继电器驱动装置控制对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给,具有:继电器开关,其具有在一端施加规定的电压并且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的线圈,该继电器开关在所述线圈的电压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接通,将所述电源供给至所述电子设备;以及电压调整单元,其在开始所述电源的供给时,通过将流过所述线圈的电流引入且不通过所述电阻使其流向接地,由此使所述线圈的电压为所述规定值以上,并且在开始所述电源的供给后,通过逐渐减少流过所述线圈的电流的引入量,由此使所述线圈的电压降低以避免所述线圈的电压小于所述规定值,所述电压调整单元具有:控制单元,其在开始所述电源的供给时输出控制信号,在开始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并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时间常数电路,其在由所述控制单元停止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时,使所述控制信号产生过渡性变化;以及晶体管,其在输入了所述控制信号时导通而引入流过所述线圈的电流,并且在停止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后,通过输入在所述时间常数电路中产生了过渡性变化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引入量逐渐减少。
本发明的车载充电装置具有上述的继电器驱动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流过继电器的线圈的电流引入且使线圈的电压为高电压的情况下,通过逐渐地减少流过线圈的电流的引入量,使线圈的电压降低,从而能够防止继电器在线圈的电压降低时断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的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的切换定时(timing)的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继电器开关的线圈的电压的时间转换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继电器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的切换定时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继电器开关的线圈的电压的时间转换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继电器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继电器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可变电阻的电阻值的变化的时间转换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继电器开关的线圈的电压的时间转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继电器驱动装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晶片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开关的弹簧操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