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羰基化工艺中改进催化剂稳定性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49282.8 | 申请日: | 2013-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M·O·斯盖茨;R·D·沙弗;G·布兰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人造丝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1/12 | 分类号: | C07C51/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汪宇伟 |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羰基化 工艺 改进 催化剂 稳定性 | ||
1.一种在乙酸生产工艺中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含有反应介质的反应器中使一氧化碳与选自甲醇、乙酸甲酯、甲酸甲酯、甲醚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反应物反应,以产生包含乙酸和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优选地其中反应器中的一氧化碳保持在至少2巴的分压;
将所述反应产物分离成粗乙酸料流和含有催化剂的溶液;
将所述粗乙酸料流蒸馏以产生包含乙酸的产物料流和包含至少一部分所述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的塔顶蒸气料流;
将所述塔顶蒸气料流冷凝并将冷凝的塔顶蒸气料流引导至倾析器;
从所述倾析器取出包含一氧化碳的气态料流;和
将至少一部分取出的一氧化碳引入所述反应器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气态料流回收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和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引入所述反应器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反应产物在闪蒸器中分离,以及其中将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的部分任选地引入所述闪蒸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粗乙酸料流在轻馏分蒸馏塔中蒸馏,以及其中将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的部分引入所述轻馏分蒸馏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的部分引入从所述反应器取出的反应产物,该部分优选地包含至少50摩尔%的一氧化碳,更优选地包含至少85摩尔%的一氧化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得自一氧化碳回收单元,其中所述一氧化碳回收单元选自变压吸附器、真空变压吸附器、热变压吸附器、膜、和它们的组合,以及其中任选地洗涤所述气态料流以除去卤化物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所述气态料流通过一个或多个膜以得到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包含一氧化碳的气态排出料流从所述反应器排出,其中所述气态排出料流的流速优选为供入所述反应器的一氧化碳的流速的0.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一部分所述气态排出料流与所述气态料流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气态料流回收吹扫料流,其中所述吹扫料流包含少于15摩尔%的一氧化碳。
11.一种在乙酸生产工艺中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一氧化碳与选自甲醇、乙酸甲酯、甲酸甲酯、甲醚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反应物在含有反应介质的反应器中反应以产生包含乙酸的反应产物;
从所述反应器排出气态料流,所述气态料流优选地具有供入所述反应器的一氧化碳流速的0.1-10%的流速;
从排出的气态料流回收第一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和
将一部分第一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引入所述反应器的下游,优选地引入从所述反应器取出的反应产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反应产物分离成包含乙酸的粗产物料流和含有催化剂的溶液,所述分离优选地在闪蒸器中进行;
蒸馏所述粗产物料流以产生乙酸料流和包含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的塔顶蒸气料流;
将所述塔顶蒸气料流冷凝并将冷凝的塔顶蒸气料流引导至倾析器;
从所述倾析器取出未冷凝的气体;
从所述未冷凝的气体回收第二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和
将至少一部分第二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引入所述反应器的下游,优选地引入至所述闪蒸器。
13.一种在乙酸生产工艺中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一氧化碳与选自甲醇、乙酸甲酯、甲酸甲酯、甲醚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反应物在含有反应介质的反应器中反应以产生包含乙酸的反应产物;
将所述反应产物分离成粗乙酸料流和含有催化剂的溶液;
将所述粗乙酸料流蒸馏以产生包含乙酸的产物料流和包含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的塔顶料流;
从所述塔顶料流分离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和
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富含一氧化碳的料流引入所述反应器的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人造丝公司;,未经国际人造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2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