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控制装置以及充电时间运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9229.8 | 申请日: | 2013-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野敦史;曾我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 装置 以及 时间 运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控制装置以及充电时间运算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2年9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的特愿2012-208703号的优先权,针对文献参照中引用的指定国,上述申请记载的内容作为参照引用入本申请中,并作为本申请的记载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一种技术:使用表示电池中蓄积的电池容量与电池的端子电压的关系的对应表,根据端子电压来确定当前时间点被充电的电池容量(SOC),与充电电流的量对应地记录多个表示预先登记的SOC与剩余充电时间的关系的对应表,参照该对应表来获取与SOC及充电电流量对应的剩余充电时间,并显示该剩余充电时间(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1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电池的端子电压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存在难以根据表示SOC与端子电压的关系的对应表运算出准确的剩余充电时间而无法准确地显示剩余充电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运算出准确的剩余充电时间的充电控制装置以及充电时间运算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在充电电流从规定的电流阈值以上变为小于规定的电流阈值的情况下,与从充电电流变为小于电流阈值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相应地对在该充电电流变为小于该电流阈值的时间点运算出的剩余充电时间进行减法运算来运算剩余充电时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电池的SOC不大幅变化的状态下进行与经过时间相应的剩余充电时间的运算,能够运算出准确的剩余充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与图1的电池的充电电流对应的最高电压单元的电压特性的曲线图。
图3是图1的存储器中记录的对应表的概要图。
图4是图1的存储器中记录的对应表的概要图。
图5的(a)是表示充电电力的特性的曲线图,(b)是表示剩余充电时间运算用电力的特性的曲线图,(c)是表示SOC的特性的曲线图,(d)是表示剩余充电时间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6的(a)是表示充电电力的特性的曲线图,(b)是表示SOC的特性的曲线图,(c)是表示追加充电计数值的特性的曲线图,(d)是表示剩余充电时间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7的(a)是表示SOC的特性的曲线图,(b)是表示指定电力的特性的曲线图,(c)是表示追加充电计数值的特性的曲线图,(d)是表示满充电标志的特性的曲线图,(e)是表示剩余充电时间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图1的LBC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恒压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追加充电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充电系统的框图。本例的充电系统是对装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这些车辆等的电池充电的系统。充电控制装置是充电系统的结构的一部分,装载于该车辆等。
本例的充电系统具备充电器10、电池20、显示部30、存储器40以及LBC50。电池20、显示部30、存储器40以及LBC 50装载于车辆侧。此外,装载充电装置的车辆除了具备电池20等结构以外,还具备电动机等结构,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
充电器10是对电池20充电的充电器,设置于车辆的外部。充电器10是在LBC 50的控制下将从交流电源100输入的电力变换为适于电池20的充电的电力并输出到电池20的充电电路。充电器10具有逆变器、DC/DC转换器以及控制器等。充电器10通过线缆等与电池20连接。
电池20是通过连接多个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以下也称为单元。)而构成的电池,是车辆的动力源。电池20经由逆变器(未图示)与电动机(未图示)连接。能够通过该电动机的再生对电池20充电,还能够利用车辆外部的充电器10对电池20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供电系统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