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8645.6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小路泰广;濑尾友规;石井佑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孔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罐体的主体部等产生的针孔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罐体例如通过拉深减薄成形而制作的无缝罐体(以下仅简称为罐体)的制造工序中,存在在上述罐体的主体部等产生孔、龟裂等针孔的情况。上述针孔的有无一般通过在上述罐体的检查工序中所使用的针孔检查装置来进行检查。
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针孔检查装置构成为:右侧是保持被检查的罐体的检查转台,左侧是罐体内部光检测装置。另外,固定有封缄环形板的活塞状封缄部设置为能够与滑动环形板侧的第一框前端面滑动接触,该封缄环形板与滑动环形板滑动接触并密封滑动接触面。由此,针孔检查时,利用大气压使活塞状封缄部对高速旋转的滑动环形板施力,从而提高滑动接触面的密封效果,阻止由外光以及光源光等构成的干扰光从上述滑动接触面到达光检测器侧。
如上所述,针孔检查时,使封缄环形板处于按压于高速旋转的滑动环形板的按压状态,因此通常不存在干扰光从封缄环形板与滑动环形板的滑动接触面到达光检测器的情况。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例如因作用有某些外力、或封缄环形板以及滑动环形板的表面状态等,导致在两部件之间瞬间产生间隙,来自上述间隙的干扰光到达光检测器,从而存在将合格误检测为不合格的担忧。
这里,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案:在固定侧盘与旋转盘之间设置有间隙,并在任一盘面形成由角度不同的倾斜面构成的V槽,从而能够抑制从移动体与基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基体的开口内的杂光的入射。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方案:在与旋转盘的可动板对置的面形成朝向周向的环状的周槽,利用使固定侧盘的前端部位于该周槽内而构成的光遮挡部能够防止从光源照射出的光经由固定侧盘与旋转盘之间而侵入光导入路内。
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在移动体的周缘部以及内缘部安装有罩状部件,但前提是在固定侧盘与旋转盘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在为了提高针孔的检测灵敏度而采用高亮度的光源的情况下,推断为在固定侧盘以及旋转盘的内表面间发生漫反射的相当量的杂光到达光检测器所配置的开口内。
另外,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光遮挡部采用在周槽嵌入对置的固定侧盘这样的复杂构造,因此其位置调整较难,另外,说明书中还公开了在固定侧盘表面设置有使光向侵入方向返回的回弯,但其作用效果未充分说明,仍未充分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在光检测器的性能上,作为现有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的检查对象的针孔直径为20μm左右,在对更小径的针孔的有无进行检查的情况下,从针孔侵入罐体内的光变微弱,存在达不到可检测的光量的担忧。这里,考虑使用比以往更高亮度的光源来确保光检测器可检测的光量的方法,但在现有的装置结构中,未充分采取干扰光的对策,从而存在因光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误检测的产生率升高的担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15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65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230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干扰光从因外力或封缄环形板以及滑动环形板的表面状态等而产生的旋转板与可动板的间隙到达光检测器侧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另外,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实现上述第一目的而能够使用高亮度的光源、从而能够检测更小径的针孔、检查精度进一步提高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具备:旋转板,其具有贯通的通孔;可动板,其与上述旋转板对置地设置于固定框侧;罐体保持部件,其保持罐体;光检测器,其对漏出至罐体的内部的光进行检测;以及光源,其对上述罐体的外周面照射光,所述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可动板在中央具有贯通孔的活塞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接合部件具备环形板,在上述环形板设置有由与上述贯通孔形成为同心圆状的环状部件构成的遮挡部件,通过加压机构使上述遮挡部件与上述旋转板滑动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上述遮挡部件形成有多个,并以与上述旋转板滑动接触时各自的面压均匀的方式配置上述加压机构。
2.将滑动接触部件固定于上述环形板以及遮挡部件的表面,在该滑动接触部件的表面形成有与上述贯通孔呈同心圆状的环状槽。
3.上述光源使用白色LED光。
4.上述罐体保持部件经由杆以能够与卡盘一同移动的方式固定于保持上述罐体的卡盘的支承轴。
5.在上述旋转板的整个外周区域,作为遮挡机构设置由具有规定间隔地对峙设置的一对遮挡部形成的迂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