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列车站台门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8496.3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G·拉德克齐马诺维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奇巴马格驾驶和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德国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列车 站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站台的站台门的组件,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站台门的开启和关闭的站台门控制单元,以及
用于在所述站台门控制单元与控制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的控制单元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站台上设置有用于捕获列车的正确停靠位置并独立于所述通信链路发挥作用的装置,
设置有用于捕获停靠在所述站台上的列车的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并独立于所述通信链路发挥作用的装置,
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站台门控制单元与控制列车门的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故障的装置,并且
所述站台门控制单元被设计成,能够独立于其与控制列车门的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控制所述站台门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输出列车等待信号的装置,并且所述用于输出列车等待信号的装置由所述站台门控制单元所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捕获所述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独立于所述通信链路发挥作用的装置包括下列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摄像头、激光测距仪、激光扫描仪、麦克风、超声波收发器、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
4.一种用于控制站台上的站台门的方法,包括:
启动站台门控制单元与控制停在所述站台上的列车的列车门的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建立,
其特征在于,
独立于所述通信链路检测所述站台上处在正确位置上的列车的停止,
独立于所述通信链路检测停在所述站台上的列车的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确定所述站台门控制单元与控制列车门的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存在错误,并且,如果在所述通信链路中确实存在错误,
则基于检测到的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所述站台门的开启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要所述站台门开启,便产生列车等待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激光器扫描列车门,捕获所述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为扫描角度范围或表面范围的激光扫描仪。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列车门的视频图像,捕获所述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列车门的视频图像,捕获所述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列车门的视频图像,捕获所述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波运行时间的测量和/或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和/或通过评估来自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的信号,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波运行时间的测量和/或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和/或通过评估来自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的信号,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波运行时间的测量和/或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和/或通过评估来自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的信号,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波运行时间的测量和/或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和/或通过评估来自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的信号,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波运行时间的测量和/或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和/或通过评估来自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的信号,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波运行时间的测量和/或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和/或通过评估来自RFID芯片读取器单元的信号,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三个具有相同或不同构造且彼此独立发挥作用的传感器装置,捕获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为三个激光扫描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奇巴马格驾驶和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平奇巴马格驾驶和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4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下一篇:车辆速度控制系统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