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7823.3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9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稻山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33/08 | 分类号: | C03B33/08;B23K26/14;B23K26/38;B23K26/4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玻璃,详细来说涉及一种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的平板玻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FPD)或太阳能电池、其他电子设备等所使用的平板玻璃产品的制造工序中,从大面积的平板玻璃(母玻璃)切分出小面积的平板玻璃、或者对沿着平板玻璃的边的缘部进行修剪。
作为用于如此切割平板玻璃的方法之一,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激光熔断。该激光熔断是如下所述的方法:通过沿着在成为切割的对象的被加工物的面上延伸的切割预定线而向被加工物照射激光,并且去除因激光所造成的加热而熔融的部位,从而切割(熔断)被加工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3277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该激光熔断应用于平板玻璃的切割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
即,平板玻璃的激光熔断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切割条件(熔断条件)之下进行实施,为了测试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切割后的各平板玻璃的品质,从在各条件下获得的多片平板玻璃抽出样本,在例如实施了两点弯曲试验等来测定强度的情况下,即便因各样本的切割而形成的端面的剖面形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各条件间测定值的标准离差也较大,存在一部分样本不具有能够作为产品而言耐用的强度的情况。
由此,在生产线等处改变了平板玻璃的切割条件的情况下,难以预测在改变后切割出的平板玻璃实际上具有何种程度的强度,因此,现状在于,在激光熔断所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切割中,难以保证平板玻璃的品质。因此,期望对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的平板玻璃赋予能够稳定地作为产品而言耐用的强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对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的平板玻璃赋予能够稳定地作为产品而言耐用的强度。
解决方案
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发现即便使通过激光熔断后的切割而形成的端面的剖面形状为大致相同,附着于端面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浮渣也会对端面的强度给予影响,从而完成本发明。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平板玻璃是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的平板玻璃,其特征在于,在距离通过切割而形成的端面与表背面之间的边界具有400μm的宽度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的宽度区域各自之中,附着有粒径为2μm以上的浮渣的面积相对于该宽度区域的面积的比例为0.01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附着有浮渣”是指,以无法从平板玻璃容易地剥离的方式附着有浮渣的状态,例如是指即便在对平板玻璃进行水擦拭、酒精擦拭、使用各种洗涤剂、流体的清洗等之后也无法剥离浮渣而浮渣依然附着的状态。
在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平板玻璃的情况下,有浮渣附着于该平板玻璃的表背面。该浮渣附着于平板玻璃时,成为对该平板玻璃给予物理冲击、热冲击而产生裂缝的原因,使平板玻璃的强度降低。另外,浮渣容易附着在通过切割而形成的端部的附近,其粒径越大,越是给予更大的冲击,并且其数量越多,越是产生更多的裂缝。由此,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平板玻璃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的宽度区域各自之中计算附着有粒径为2μm以上的浮渣的面积相对于宽度区域的面积的比例,则理想地推断出平板玻璃具有的大致强度,并且若该比例为0.01以下,则能够使该平板玻璃稳定地作为产品而言耐用。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作为产品而言耐用的强度为100MPa以上。
在上述的平板玻璃中,所述比例优选为0.0035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因浮渣的附着而对平板玻璃给予的物理冲击、热冲击变得更小。因此,能够抑制在平板玻璃上产生的裂缝的数量,也同样地抑制平板玻璃的强度的降低。由此,能够使该平板玻璃更稳定且耐用。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的平板玻璃的强度设为200MPa以上。
在上述的平板玻璃中,所述比例优选为0.001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与上述的情况相同的理由,能够使该平板玻璃进一步稳定且耐用。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通过激光熔断而被切割的平板玻璃的强度设为230MPa以上。
在上述的平板玻璃中,所述平板玻璃的板厚优选为500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7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