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电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47527.3 | 申请日: | 2013-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玲;田中三博;小山义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C1/084 | 分类号: | H01C1/084;H01C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分流电阻表面安装在基板上来检测电流值的电子电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表面安装上的该分流电阻的散热性能的措施。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如图11所示,检测电流值的分流电阻包括在分流电阻12的两端具有电极12a、12b的电阻元件。在将这样的分流电阻12表面安装在基板上来检测电流值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推荐使用与分流电阻的两端的电极宽度相等的图案作为对分流电阻12进行表面安装的图案50、51。在这样的推荐图案中,从电流产生位置50a产生的电流垂直流入分流电阻12的电极12a、12b,并从正横向通过分流电阻12后流入电流流入位置51a。在分流电阻12上连接有电流检测电路40,上述电流检测电路40经由与该分流电阻12的两端连接的检测图案12c连接在分流电阻12上,基于通过上述检测图案12c检测到的分流电阻12两端的电压值与电阻元件的电阻值,来检测通过上述分流电阻12的电流值。
然而,在例如利用分流电阻12检测从电动机流入电容器的电流值等情况下,以与在正横向方向横切分流电阻12的线相隔开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大部分情况下得不到如图12所示那样的推荐图案,例如,由于电动机驱动用电源模块或电容器等元器件的布置等限制因素,所以如图13所示那样例如与电动机驱动用电源模块连接的图案52内的电流产生位置52a和例如与电容器连接的图案53内的电流流入位置53a以夹住分流电阻12的方式倾斜地配置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13和图14所示那样,所产生的电流在比图案大的范围上流动,从而不仅从分流电阻12的正横向通过分流电阻12,而且还从纵向、倾斜方向等多种方向通过分流电阻12。其结果,在分流电阻12的电极12a、12b所延伸的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电位差,因此,分流电阻12的电流检测值会产生误差。而且,如图15所示,三相电动机的输出端子三个相U、V、W各个相独立并且在每个相上具有电流产生位置52u、52v、52w那样的情况下,流入分流电阻12的电流流通路径在各相互不相同,因此存在各相的电流检测值产生偏差这样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问题,到目前为止,通过如图16所示那样在电流产生位置、电流流入位置的各图案52、53中分别在分流电阻12的两个电极周围形成狭缝60来抑制最靠近分流电阻12处的电流路径扩大的现象,或者,如图17所示那样在电流产生位置、电流流入位置的各图案54、55中通过使宽度越靠近分流电阻12则越窄、并在最靠近分流电阻12处使宽度与分流电阻12的宽度一致来从整体上抑制电流路径扩大的现象,将电流路径调整为所期望的路径,由此抑制电流检测值的偏差。
然而,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现有措施中,图案的电流路径在分流电阻12附近均变窄,所以在分流电阻12产生的热难以向这些图案传递,导致散热性不佳,从而分流电阻12发出的热是一大问题。
为了抑制分流电阻的发热,例如可以考虑通过加厚图案的厚度来改善图案处的散热性这样的方案,然而流入分流电阻的电流值越大,分流电阻的发热量越大,所以利用图案的厚度来解决的方案也有局限性。
到目前为止,对于提高分流电阻的散热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将电极配置在基板上的电阻元件(分流电阻)上经由电阻基材而层叠截面为“U”字状的散热器,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将上述电阻基材与散热器固定,并且将上述散热器螺纹固定在基板上,通过该散热器的散热作用来提高分流电阻的散热性。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10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多种缺点:需要涂覆粘接剂的作业和等待该涂覆后的粘接剂固化时间,有时由于散热器的重量导致分流电阻的电极与基板的连接被断开,需要将散热器固定在基板上的螺纹固定部件和进行该螺纹固定所需的工时,存在当进行该螺纹固定时导致分流电阻损坏的可能性等。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散热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分流电阻的温度上升的电子电路装置。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7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