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46878.2 | 申请日: | 201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凯文·卡·勤·欧;马江镭;张立清;易志航;侯赛因·尼克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7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适应 发送 时间 间隔 tti 结构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在无线信道中传送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通过无线帧的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发送第一数据,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具有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第一频带;以及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所述无线帧的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发送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具有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不同的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第二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时延要求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二时延要求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时延要求与所述第二时延要求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关联的第一缓冲区大小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以及
根据与所述第二数据关联的第二缓冲区大小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一缓冲区大小与所述第二缓冲区大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移动性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一数据预期发往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以及
根据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移动性特征确定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二数据预期发往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性特征与所述第二移动性特征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道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内定期发送携载无线控制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周期取决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以及
在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内定期发送携载无线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周期取决于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时,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发送次数比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发送次数更为频繁,以及
当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时,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发送次数比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发送次数更为频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内定期发送携载无线控制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周期取决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以及
在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内定期发送携载上行相关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与所述无线信道的发送时间间隔结构解耦,使得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周期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无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长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的调度间隔,所述调度间隔指示调度无线设备在所述无线信道中发送或接收数据的频率。
11.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68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和网络连接方法
- 下一篇: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