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量调整装置、摄像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790.7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安纮;柳道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G03B9/02;G03B11/00;G02B26/02;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金春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装置 摄像 光学系统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量调整装置及摄像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数字照相机、视频照相机等摄像系统具备摄像元件和调节向该摄像元件入射的光量的机构。作为调节光量的机构,可以举出光圈装置。该光圈装置通过与被摄体的亮度匹配地驱动光圈叶片来调节开口径,调节向摄像元件入射的光量。此处,在被摄体的亮度大的情况下,需要减小开口径,但如果使开口径成为一定的大小以下,则由于振荡(hunting)现象或者光的衍射,有可能引起画质的劣化。近年来,摄像元件的高灵敏度化得到发展,针对进一步抑制光量的需求变高。
为此,使用了可见光波长(400~700nm)中的透射率大致均匀的减光滤光器、例如ND(Neutral Density,中性浓度)滤光器。具体而言,通过将ND滤光器配置于光圈叶片附近,能够在保持开口径的同时使向摄像元件入射的光量衰减。作为ND滤光器的例子,有在玻璃、塑料等中混入色素、染料而得到的滤光器、以及在基板上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等将无机薄膜层叠了多层的滤光器。考虑光学特性以及环境特性,一般,在摄像光学系统中使用了后者的ND滤光器。
另外,还开发了在摄像光学系统中设置多个ND滤光器,根据被摄体的亮度,切换在光路中插入的ND滤光器的技术(专利文献1)。进而,还开发了在1个ND滤光器中设置光透射率不同的区域,根据被摄体的亮度,切换在光路中插入的区域的技术(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20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5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摄像光学系统中使用减光滤光器的情况下,存在如下课题:易于发生幻像,特别在进行减光滤光器的切换的情况下,发生了的幻像对摄影者造成的不协调感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与被摄体的亮度匹配地切换光学滤光器时,降低幻像对摄影者造成的不协调感。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通过使各减光滤光器的反射光颜色实质上等同,使摄影者由于幻像受到的不协调感变小,从而完成本发明。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量调整装置具备以下的结构。即,其特征在于,具备光透射率分别不同的多个光学滤光器元件,所述多个光学滤光器元件中的反射光颜色实质上等同。
在与被摄体的亮度匹配地切换光学滤光器时,能够降低幻像对摄影者造成的不协调感。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将更加明确。另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者同样的结构附加相同的参照编号。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于说明书,构成其一部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其记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量调整装置的图。
图3是示出在实验例中使用了的光学滤光器的反射谱的图表。
图4是示出人类的视觉灵敏度的图表。
图5A是将反射特性和人类的视觉灵敏度相乘而得到的图表。
图5B是将反射特性和人类的视觉灵敏度相乘而得到的图表。
图5C是将反射特性和人类的视觉灵敏度相乘而得到的图表。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量调整装置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滤光器的反射特性的图表。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图。
图9是用于制作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滤光器的掩模。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滤光器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滤光器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滤光器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滤光器的反射特性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4~6:透镜;2a、2b:光圈叶片;3:光学滤光器;7:摄像元件;8:光量控制部;9:光量调整装置;10~13:光学滤光器;15:驱动部;20:摄像光学系统;30a~d:掩模;51:视频照相机主体;55:液晶监视器;56:取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佳能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桦茸保健饮品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菠菜运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