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晶体,尤其是囊袋人工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469.9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9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奥林内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晶体 尤其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人工晶体,尤其是囊袋人工晶体,其至少包含一个前方和一个后方光学部,以及连接两个光学部的支撑袢,其中光学部和支撑袢形成空腔,并通过沿圆周方向固定的通孔打开空腔。
背景技术
所谓的视力调节指的是眼睛屈光力的动态调节。视近物时,天然晶状体处于球状、未变形和无负荷状态,其不会承受任何作用力。期间睫状肌绷紧,对中收缩,悬韧带放松。如果睫状肌放松(远调节),则悬韧带绷紧,眼囊袋通过其赤道部在径向方向收紧。眼囊袋借此向晶体施加轴向压力,晶体从而形成一个略微弯曲的椭圆形,由此实现远方视物。睫状肌收缩时(近调节),晶体凭借其自有弹性返回其原本的球形,同时屈光力增加。在近视物和远视物之间,睫状肌和晶体的直径以及晶体厚度会各变化大约0.5mm。随着年岁的增长,晶体的弹性会逐渐衰退,最终导致老花眼(老视眼)。需通过佩戴眼镜来进行矫正。
另一个尤为严重、且发展缓慢的衰老现象便是白内障,该疾病会导致晶状体浑浊。白内障会致使眼睛的眩光敏感度增加,对色彩的感知力降低。严重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方法治疗。为此首先需要利用超声波打碎并抽出晶体,然后通过一个小切口经由角膜将人工、通常是卷曲的人工晶体注射至已打开的囊袋。
根据现有技术水平而广为人知的人工晶体便是单焦点晶体,其只含有一个焦点。利用所谓的支撑袢,人工晶体光学部在囊袋中的位置通常居中。非球面光学部通过避免散射光增强对比视物和夜间视物能力,而人工晶体则通过特殊的UV过滤器保护视网膜。具有高折光系数的材料还有另一优势,那便是在折光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可针对更微小的切口制作更为纤薄的光学部或人工晶体。更微小的切口无需用线缝合。此外,术后出现角膜翘曲(散光)的概率也大幅降低。
依据现有技术水平,双焦点和多焦点晶体也同样为人熟知。多焦点晶体的缺点在于显著降低的对比视物能力和更为严重的眩光敏感度。
使用人工晶体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术后白内障。这主要由于残余或再生性晶状体上皮病态增生,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遗留在囊袋内。白内障需要采用激光疗法,可能会引致若干并发症。不含任何皱折地放松后囊被认作是可行有效的白内障预防方法。
尽管实施了大量试验,但目前为止仍未成功地长时间重建屈光矫正充足的视力调节机构。
重建视力调节机构的常见理念参见人工晶体的囊袋内植入(“囊袋人工晶体”)。
为此存在两种主要理念,一种是符合所谓的“光学位移原理”的人工晶体,另一种是采用液态或粘性材料实行晶状体囊袋再填充(“晶体再填充”)。然而由于各种问题,晶状体囊袋再填充无法实施。
根据光学位移原理,会有一个或两个光学部沿人工晶体的光轴移动。然而仅仅在光轴上移动光学部却无法达到理想的调节效果,因为移动路径受限。
此外,不必植入囊袋,且支撑袢直接接触睫状肌的人工晶体同样也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所谓的睫状肌人工晶体)。为了完成植入,首先需要移除囊袋,或至少在完成植入以后部分地位于人工晶体后方。这种人工晶体可以植入人眼后房的睫状沟内,或固定于睫状肌或巩膜。
相较于囊袋人工晶体,睫状肌人工晶体的主要优势在于明显更强的力传导潜力,由于直接接触睫状肌,人工晶体的调节性能也将显著提升。
根据光学位移原理,还可以使用非囊袋内填充型和囊袋内填充型人工晶体。非囊袋内填充型人工晶体估计不会导致光学部变形。
但如果是囊袋内填充型人工晶体,一个类似于囊袋的外壳,也就是支撑袢和在极部固定的光学部,几乎将完全填充囊袋。含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光学部的设计结构已为人熟知,但是人工晶体的材料和结构规格总体而言过于具备刚性,以至于超出了利用悬韧带所引致的囊袋轴向压力实现光学部充分变形的范围。在若干知名的人工晶体中,赤道部的支撑袢过于具备刚性,从而无法实现支撑袢的直径变化。这种人工晶体在EP 0766540、US 6551354B1和US 2004/0111153A1等中进行了描述。例如US 2007/0260310A1和US 6488708B2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人工晶体,其由于支撑袢和光学部的设计结构仅能实现光学部相对彼此的轴向位移。
发明内容
当前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晶体,其能够实现一个或多个人工晶体光学部的对称变形,以及这些光学部在其光轴上的相对位移,从而获取充足的屈光矫正。
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晶体解决了这一问题,其规定光学部之间的空腔部分体现填充体,其至少利用隔膜部分包围,隔膜
a)采取囊袋的形式,并完全包围填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奥林内克公司,未经拜奥林内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处理系统及处理基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娱乐机器人卡扣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