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具有全息图的视觉可变窗口的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418.6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0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G.乔瓦拉斯;H.普德莱纳;K.普兰肯;S.彦克;M-S.魏泽;T.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25/42 | 分类号: | B42D25/42;B42D25/29;B42D25/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周铁,石克虎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具有 全息图 视觉 可变 窗口 安全 文件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视觉可切换窗口内的全息图作为新颖的安全元件的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及其制造方法。
在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特别是识别文件(ID-文件)的市场上,存在对所用安全特征的不断改进以及对新型安全特征的开发的需求,以始终比潜在伪造者领先一步。安全特征应该使得伪造在技术上困难并尽可能易于纯视觉识别。
基于塑料的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特别是识别文件,例如ID-卡,现今优选借助在高温和高压下的层压而不使用粘合剂层制成为多层复合结构,以防止事后分离该层构造以更换识别特征。在层压过程之前或期间在这些多层复合结构中引入相应的安全特征,其因此必须能够无损毁地耐受层压过程的参数。此外,不允许通过该安全特征在该多层复合结构中引入事后又能够无损毁地打开该复合结构的薄弱处。
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中的安全特征通常分成三个安全等级:
- 1级安全特征是不使用附加辅助手段,可纯视觉感知的那些。
- 2级安全特征是需要辅助手段(例如放大镜、滤光器、读取装置等)才变得可见的那些。
- 3级安全特征是只能在实验室中通过法证方法识别的那些。这种分析通常伴随该文件的至少部分损毁。
1级安全特征尽管可快速感知,但具有如下缺点,即以有限的耗费就可以足够好地伪造。
3级安全特征只能以极高耗费来伪造,但为了识别它们,通常不可避免该安全文件的至少部分损毁。
因此,对于可至少部分归入2级的安全特征的需求增多,因为其没有上述缺点。
多年来,在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中使用全息图已成为提高这些文件的防伪安全性的常用手段。全息图在此通常借助热压印粘附到文件上。所用全息图大部分是在它们的背面上带有可热活化的粘合剂的模压全息图。在热压印过程中,通过压印模头的热活化该粘合剂,全息图接合到该文件上,然后可以与其载体膜分离。
在压印步骤中将模压全息图本身从精密模具(镍垫片)模压到热塑性塑料中。这种类型的表面全息图通常具有小于1微米的模压厚度。但这些全息图的性质使它们的光效率局限在大约30%,即最多30%的入射光被该全息图沿观察者的方向衍射。因此,这些全息图大都事后金属化或立即压印到金属化膜中以提高它们的视觉可见性。此外,这些全息图表现出“彩虹状”多色彩色图样。为了提高文件的防伪安全性和全息图的寿命,也将全息图层压到由塑料制成的文件中。在这种情况下,将全息图压印到内置膜上,然后用透明薄膜覆盖以确保它们的可见性。
此外,最近在安全文件中也使用一类新型全息图,其特征在于,它们的高光学效率(衍射效率> 90%)和它们的均匀有色性。这些全息图被称作体积全息图,因为已在整个层厚度(大多数10-20微米)中写入它们的衍射结构。体积全息图表现出显著的角度依赖性的光衍射行为。相应地,它们在某些角度下透明(布拉格失配(off Bragg))并在另一些角度下明显可见(on-Bragg)。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伪造的安全性,某些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特别是以卡片形式)在一个位置包含透明窗口,例如瑞典的现行驾照。这种窗口具有安全功能,即在试图将该卡片分层或以任一方式打开时将破坏该透明窗口中的薄膜复合结构并出现浑浊或另一可见缺陷,其借助于该窗口中缺乏清澈性而显而易见。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描述了具有与全息图结合的光学可切换层作为安全特征的安全文件和/或有价文件。使用热致变色和/或光致变色材料制造相应的光学可切换层。
例如从Kim, Jeonghun;Kim, Eunkyoung, Proceedings of SPIE (2008), 7118 (Optical Materials in Defence Systems Technology V), 71180F/1-71180F/10. Publisher: 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CODEN: PSISDG ISSN: 0277-786X中已知与体积全息图结合使用光致变色效应。在此,将有色颜料直接添加到光聚合物中。通过UV曝光,该材料变蓝且全息图变得不可见。这有助于表明下述目的,即在真品材料中写入该全息图,因此不是伪造的。但是,将附加发色团引入光聚合物制剂中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必须选择所述发色团以使其在曝光过程中和在随后的UV漂白步骤的过程中都不会损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