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3535.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3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昇;长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167 | 分类号: | G02B15/167;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谢海燕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以及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能够在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播放用照相机、电影摄像用照相机、监控用照相机等的电子照相机中所使用的变焦透镜,以及搭载了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上述领域的照相机中所搭载的望远变焦透镜,希望小型化。作为在此之前提出的比较小型的望远变焦透镜,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望远变焦透镜。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变焦透镜中,从物体侧依次配置有正的第1透镜群、负的第2透镜群、正的第3透镜群、正的第4透镜群,通过使第2透镜群与第3透镜群移动从而进行变倍。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变焦透镜中,从物体侧依次配置有正的第1透镜群、负的第2透镜群前群、负的第2透镜群后群、正的第3透镜群,通过使第2透镜群前群与第2透镜群后群移动从而进行变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880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1596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小型化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强烈要求透镜系统的全长(从最物体侧的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的缩短化。例如,在变焦比为3.5倍左右的望远变焦透镜中,要求将透镜系统的全长缩短至望远端的焦距的1倍左右。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变焦透镜,其变焦比为约2.8倍并不足够,并且透镜系统的全长在望远端的焦距的1.2倍以上,无法应对近年来的要求。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变焦透镜,其变焦比为5.8倍,但透镜系统的全长在望远端的焦距的1.7倍以上,也无法应对近年来的要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相对于变焦比实现透镜系统的全长的缩短化的变焦透镜,例如,在变焦比为3.5倍左右的望远变焦透镜中能够将透镜系统的全长缩短至望远端的焦距的1倍左右的变焦透镜,以及具备这样的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由从物体侧依次配置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群、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群而成的4个透镜群在实质上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群与第4透镜群相对于像面固定,第3透镜群从物体侧向像侧单调地移动,第2透镜群为了对变倍所伴随的像面变动进行补正而移动,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
(1)0<M2/M3<1.0
其中,
M2: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的第2透镜群的移动量,
M3: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的第3透镜群的移动量,
在M2、M3的符号中,将向像侧的移动设为正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3透镜群从物体侧向像侧单调地移动”是指,第3透镜群不逆行而沿着从物体侧向像侧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M2为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的、第2透镜群的广角端与望远端的光轴上的位置之差。
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1),更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2),
(1-1)0<M2/M3<0.5,
(1-2)0.15<M2/M3<0.35。
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更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1),
(2)1.0<|f2/fw|<2.0,
(2-1)1.1<|f2/fw|<1.8
其中,
f2:第2透镜群的焦距,
fw:在广角端的全系统的焦距。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更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1),
(3)0.4<|f3/fw|<0.9,
(3-1)0.45<|f3/fw|<0.8
其中,
f3:第3透镜群的焦距,
fw:在广角端的全系统的焦距。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4),更优选为满足下述条件式(4-1),
(4)1.0<f1/fw<1.5,
(4-1)1.1<f1/fw<1.45
其中,
f1:第1透镜群的焦距,
fw:在广角端的全系统的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