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施为止回阀的过压阀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3451.7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哈特曼;彼得鲁斯·胡贝图斯·克鲁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楠;安翔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施 止回阀 | ||
一种实施为单向阀或止回阀的过压阀(1),其包括罐状地构造的壳体(2)以及阀座(6),该壳体带有底部(3)和中心开口(4),该阀座与弹簧力加载的封闭体(7)协同作用。在壳体(2)中,力锁合或形状锁合地装入引导套筒(9)以容纳加载封闭体(7)的压力弹簧(8),该引导套筒同时确保了过压阀(1)的防分离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施为单向阀或止回阀的过压阀,其包括罐状地设计的壳体以及阀座,该壳体具有底部和中心开口,该阀座与弹簧力加载的封闭体协同作用。
背景技术
在各种不同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中(其中,各构件或结构组件由介质压力加载)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使得不会超过被压力加载的区域的极限负载。为了防止高负载,由现有技术公知的是,在液压系统中安装过压阀,其在达到极限压力时打开,并且通过旁路或排出通道排出液压流体的分流。
例如,对于牵引机构传动装置、尤其是链传动装置的液压张紧设备来说必需的是,限制介质压力以避免过高的牵引机构负载,以便使摩擦和磨损保持很小。为了减压而使用过压阀。例如,在DE 41 33 560 A1和US 6 193 623中示出且描述了液压张紧设备,其中,安装有过压阀以避免高张紧压力。DE 600 27 227 T2公开了另一张紧设备,其涉及一种包含过压阀的液压链式张紧设备。在此,在流动路径中存在有阶梯形的孔,在该孔中布置有球体,该球体沿着孔轴线的方向被弹簧预紧,并且可以贴靠在密封座上。当压力室中压力上升时,介质压力作用到弹簧预紧的封闭球体上,并且导致逆着弹簧力地按压球。如果该压力变得相应大,也就是说,如果在相邻压力室内的压力差足够大,并且超过封闭球体的弹簧力,那么就会大致压力均衡。如果压力差下降,那么弹簧就再次将封闭球以密封的方式压到密封座上,由此封闭过压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液压过压阀,其能够以构件优化且容易构建的方式以及以能安全装配且成本的方式制造。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防分离的结构,在过压阀的壳体中力锁合地(kraftschlüssig)且对齐地装入引导套筒,其特定用于容纳加载封闭体的压力弹簧。优选地,引导套筒借助压配合和/或形状锁合地(formschlüssig)或者在没有其他锁定件的情况下永久牢固地保持在引导套筒或壳体中。由此有利的是,与迄今为止所使用的过压阀相比,取消了其他处理步骤,并且省去了用于锁定各个构件的附加部件。此外,引导套筒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安装加长且进而更强的压力弹簧以直接影响过压阀的开启特性。此外,过压阀的根据本发明的防分离的结构简化了阀的运输和储存管理。在传统的过压阀中,阀座大多通过另一独立的构件来实现,该构件在根据本发明的过压阀中被取消,这是因为封闭体一方面配属于压力弹簧,而另一方面配属于阀座。
通过使用也被称为容纳体的用于压力弹簧的引导套筒可以实现限定在四个构件,即壳体、封闭体、压力弹簧和引导套筒内的构件优化的过压阀。也被称为容纳体的引导套筒导致对压力弹簧的精确引导,由此同时省去了沿阀座的方向对在端侧形状锁合地支撑在压力弹簧上的封闭体进行的对准或平衡,这有利地影响过压阀的功能。
有利的是,基于过压阀的更简单的结构方式,可以降低用于制造所需各个部件的成本。此外,引导套筒结合装入的压力弹簧能够实现简化的、缩短的、可靠的装配。为了进一步降低装配成本,使用自动装配机,利用该自动装配机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过压阀的结构组件插入附属的周围结构中。有利的是,可以在过压阀的完全的预先装配之后或者说在完成过压阀之后进行功能检验以及密封性检验,相比于例如在将过压阀成功安装在设备中之后进行,由于简化的检验或测量装置,该功能检验以及密封性检验能被更简单且进而更低成本地进行。
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过压阀适用于应用在牵引机构传动装置的液压张紧设备中,尤其是应用在内燃机的链传动装置中。预安装的并且经功能检验的过压阀可以作为结构组件例如压入张紧设备的张紧活塞的容纳部中或张紧设备壳体的容纳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