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吹塑喷嘴及吹塑成形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41885.3 | 申请日: | 2013-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7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横林和幸;竹花大三郎;中泽文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9/60 | 分类号: | B29C49/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张雨,李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嘴 塑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塑喷嘴及吹塑成形机。
背景技术
吹塑成形通常是将吹塑芯模压入配置于吹塑腔模内的预塑形坯的颈部内部,将颈部气密密封并将吹塑气体导入。
与此不同,在不将吹塑芯模压入颈部内部的情况下将颈部气密密封的吹塑喷嘴也被提出(专利文献1~3)。利用这些吹塑喷嘴,即使是被轻量化了的、具备由于薄壁化而不能确保足够机械强度的颈部的预塑形坯,也能够防止颈部变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7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176540号。
专利文献1~3在“在不将吹塑芯模压入颈部内部的情况下将颈部气密密封”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但气密密封的部位不同。
专利文献1公开的是下述吹塑喷嘴:包围颈部的外喷嘴的端面经由衬垫等气密密封部件与吹塑腔模接触。这样一来,将颈部周围保持为气密空间。但是,该气密空间面对着构成吹塑腔模的一对吹塑腔半模的分型面。为了防止由于从分型面泄露到型腔中的吹塑气体而引起成形不良,有必要在吹塑腔模上设置特殊的排气口,使从分型面泄漏的吹塑气体不是向型腔而是向外部空气中逃逸。这样特殊构造的吹塑腔模不仅价格贵,而且维护困难。
专利文献2公开的是下述吹塑喷嘴:在喷嘴主体和固定于该喷嘴主体的保持构件之间,经由O型圈等弹性构件可移动地支承外喷嘴(抵接构件)。外喷嘴(抵接构件)借助弹性构件与预塑形坯的支承环(凸缘部的一个例子)弹性地接触,由此将支承环气密密封。但是,按照这种方式的话,气密密封能力取决于喷嘴主体的停止位置,而且当喷嘴主体超过弹性构件的弹性范围地被过驱动时,支承环将损坏。
专利文献3公开的是下述吹塑喷嘴:在喷嘴主体和固定于该喷嘴主体的外喷嘴之间,经由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可移动地支承内喷嘴。内喷嘴借助弹性构件与预塑形坯的颈部端面弹性地接触,由此将颈部端面(顶面)气密密封。但是,这种方式也和专利文献2一样,气密密封能力取决于喷嘴主体的停止位置。
此外,在专利文献1~3中,为将颈部气密密封,衬垫、O型圈、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是必需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几个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塑喷嘴及吹塑成形机,使吹塑喷嘴主体的停止位置恒定来使气密密封能力稳定,而且,即使不使用弹性构件,也不会损坏被气密密封的成形品凸缘部。
(1)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吹塑喷嘴,向成形品导入吹塑气体,所述成形品的设置在开口的颈部的凸缘部被吹塑腔模支承,所述吹塑喷嘴具有:
喷嘴主体,被升降移动;
筒状的外喷嘴,与所述喷嘴主体一体地连结,配置于所述颈部的周围;
所述外喷嘴包含第1面和第2面,
所述第1面被按压接触在所述凸缘部上,并且在周向上连续,
所述第2面配置于比所述第1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所述吹塑腔模接触,
从所述喷嘴主体被移动而使所述第1面与所述凸缘部接触开始,到所述第2面与所述吹塑腔模接触而使所述喷嘴主体停止移动为止,所述外喷嘴的所述第1面被过驱动,借助所述第1面将所述凸缘部气密密封。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喷嘴主体的停止位置由与喷嘴主体一体地移动的外喷嘴的第2面和吹塑腔模接触的位置唯一地确定。喷嘴主体停止之前,外喷嘴的第1面与成形品的凸缘部接触,外喷嘴的第1面被过驱动,直到喷嘴主体停止为止。由此,外喷嘴的第1面陷入成形品的凸缘部,能将凸缘部气密密封。即,通过第1面和凸缘部的按压接触形成气密密封部。过驱动量即使受注射模塑成形的成形品的凸缘部的厚度的尺寸精度影响,由于喷嘴主体的停止位置恒定,所以精度也较高。因此,基于过驱动量的气密密封能力几乎保持恒定。并且,上述气密密封作用的实现,不需要弹性体。因为不使用弹性体,所以即使外喷嘴的第2面与吹塑腔模接触,该处的气密密封性也不完全。但是,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因为如上所述在成形品的凸缘部形成有气密密封部,所以即使外喷嘴的第2面和吹塑腔模接触的部位的气密密封性不完全,也没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1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轮胎的多层层合物
- 下一篇:模具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