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1168.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渋谷光夫;神田泰治;平野泰广;稻熊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B32B1/02;B32B1/08;B32B27/30;C08L27/12;C08L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体用 软管 贮存 容器 | ||
1.一种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包括至少一层树脂组合物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
(A)含有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1,2-二醇结构单元的乙烯醇系树脂,和
(B)含有能够与羟基反应或与羟基形成一个或多个氢键的极性官能团的氟树脂,
(其中R1至R3各自独立地是氢或有机基团,X是单键或结合链,并且R4至R6各自独立地是氢或有机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A)乙烯醇系树脂与所述(B)含极性官能团的氟树脂的含量比(A/B)以重量计在9.5/0.5至5/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B)氟树脂的极性官能团是含羰基的基团或羟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含羰基的基团是选自由碳酸酯基、卤甲酰基、醛基、酮基、羧基、烷氧基羰基、羧酸酐基和异氰酸酯基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B)含极性官能团的氟树脂是至少含有四氟乙烯作为构成单体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B)含极性官能团的氟树脂进一步含有乙烯作为构成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构成所述(B)含极性官能团的氟树脂的氟树脂是选自由乙烯/四氟乙烯系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系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CH2=CH-Rf(Rf是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系共聚物和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CH2=CH-Rf(Rf是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系共聚物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B)含极性官能团的氟树脂具有120至240℃的熔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A)乙烯醇系树脂以0.1至30mol%的含量含有侧链1,2-二醇结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A)乙烯醇系树脂是以小于20mol%的含量含有除了所述侧链1,2-二醇结构单元和所述乙烯醇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的(A’)聚乙烯醇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在所述聚乙烯醇树脂(A’)中的侧链1,2-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比是2至15mol%。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A)含侧链1,2-二醇结构单元的乙烯醇系树脂是含有20至60mol%的乙烯单元的(A”)皂化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在所述皂化乙烯-乙烯基酯系共聚物(A”)中的所述侧链1,2-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比在0.5至10mol%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具有除了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层以外的层的构成材料与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的比(多层结构的构成材料/树脂组合物)在2以下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所述多层结构包括外侧层、中间层和内侧层,
并且其中所述中间层或所述内侧层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中除了所述树脂组合物的层以外的层中的至少一层由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和含极性官能团的氟系树脂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用软管或贮存容器,其用于分子量小于10的高压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1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和电子器件中的热管理
- 下一篇:防振连结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