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造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1010.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玄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玄泽 |
主分类号: | B27N3/28 | 分类号: | B27N3/28;B27N3/08;B27N3/02;C08L9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陶敏,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首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人造 木材 配料 组合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以椰子纤维质及棕榈残渣组成的群上被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椰子原料粉末和,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组成的群上被选择一个以上的合成树脂原料粉末的椰子原料粉末及合成树脂原料粉末准备工程;
(b)将准备好的椰子原料粉末与合成树脂原料粉末相混合并准备人造木材的原料粉末,并在已准备的人造木材的原料粉末中按照要制作的产品的强度、发泡密度的用处以及特性所选择的颜料和发泡剂所构成的群中选择一个以上的添加剂而进行配料的配料工程;
(c)将配料好的原料粉末转运至压出熔融装置的转运过程;
(d)将转运好的原料粉末加热至熔化,将此熔融液通过压出成型装置的金属模具而形成想要的形状,并在所述金属模具的后端插入增强材形成人造木材的熔融与成型工程;
(e)通过真空打型装置将成型的人造木材收缩抑制的打型工程;
(f)冷却并取出经收缩抑制的人造木材成型物,以需要的长度自动切断的冷却、取出以及切断工程;
(g)将切断的人造木材再次加热,加工上一定形态的花纹的花纹加工工程;以及
(h)再次冷却加工完花纹的人造木材的再冷却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人造木材的原料粉末是混合20-70重量%的椰子原料粉末和25-65重量%的合成树脂原料粉末,以及3-20重量%的添加剂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子原料粉末的大小是30-120mes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子原料粉末含水率低于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e)打型工程是由:(e1)通过圆筒形真空管,在人造木材上喷洒冷却水加上真空压力,在由冷却水冷却的同时,在由真空产生的压力均匀拉住成型物表面的状态下的1次打型;(e2)通过四边筒形真空管,在人造木材上喷洒冷却水加上真空压力,在由冷却水冷却的同时,由于真空产生的压力均匀拉住成型物表面的状态下的2次打型;组成。
6.一种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椰子原料粉末与合成树脂原料粉末相混合,在混合的人造木材的原料粉末中按照要制作的产品的强度、发泡密度的用处以及特性所选择的颜料和发泡剂所构成的群中选择一个以上的添加剂而进行配料的配料装置;
将已在所述配料装置配料好的人造木材原料粉末储存下来的原料储存装置;
将从所述原料储存装置掉下的人造木材的原料粉末熔融的压出熔融装置;
将在所述压出熔融装置熔融的原料熔融液利用金属模具形成想要的形状的压出成型装置;
在所述压出成型装置的后端提供增强材,并将增强材插入压出成形的人造木材的成型物的增强材供应装置;
将成型的的人造木材以收缩抑制的状态进行冷却的真空打型装置;
将经收缩抑制的人造木材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以及
将经冷却的人造木材取出,以需要的长度自动切断的取出以及切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切断的人造木材再次加热,加工上需要的形态的花纹的花纹加工装置;
再次冷却加工完花纹的人造木材的再冷却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出熔融装置是在以气缸组成的体内旋转螺旋,将所述原料粉末加热至熔融,
所述压出熔融装置的气缸中间位置上部形成着水份除臭口,以能够在压出过程中将树脂原料所含有的水份强制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人造木材配料组合物的人造木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出成型装置的金属模具在内部有多个安装着热线的棒型的暖器垂直地设置于所述金属模具的成型物排出口两侧,在所述金属模具的成型物排出口侧,在人造木材的压出成形之前能够将所述原料熔融液的温度维持一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玄泽,未经赵玄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10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的结合
- 下一篇:制造HIP凝固部件的方法及包含耐磨层的HIP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