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0644.7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9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柳沼宽教;武田健太郎;清水享;宇和田一贵;村上奈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02 | 分类号: | H05B33/02;G02B5/30;G09F9/00;G09F9/30;H01L27/32;H01L51/50;H05B3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
近年来,智能型手机所代表的智能装置,以及数字广告牌(digital signage)或橱窗显示器(window display)等显示装置于较强的外部光下使用的机会增加。随之产生由显示装置本身、或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触控面板部或玻璃基板、金属布线等反射体所引起的外部光反射或背景的映入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实用化的有机EL面板由于具有反射性较高的金属层,故而容易产生外部光反射或背景的映入等问题。因此,已知有通过将具有相位差膜(代表性而言为λ/4板)的圆偏振板设置于观察侧,可防止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于将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例如有机EL面板)与驱动电路基板连接时,将柔性电缆(flexible cable)在高温、高压下压接于显示元件后,必需通过溶剂将燃烧沉积(焦げ)和/或废料(ごみ)擦拭清洗。通常,压接部设置于显示元件的非显示部,并且设计为热及溶剂对显示部的影响较小。但近年来,因技术进步及对设计的要求提高,而对于缩窄非显示部的要求不断高涨,因此变得无法充分地确保压接部与显示部的距离(间隙)。其结果为产生如下问题:贴附于显示部的圆偏振板受到热和/或溶剂的影响,而于相位差膜上产生裂纹。针对该问题,业界提出有变更偏振板所使用的粘合剂的物性,而缓和由相位差板或偏振片的伸缩所产生的应力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但此种方法未必可缓冲对偏振板端部的由集中的热和/或溶剂所产生的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686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于不使设计性及量产性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于制造工序中圆偏振板产生裂纹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元件与配置于该显示元件的观察侧的圆偏振板。圆偏振板具有偏振片与相位差膜,且该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该相位差膜的迟相轴与沿该显示元件的周缘部的至少一边所设置的布线压接部延伸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1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
Re(450)<Re(550) (1)
θ1≤70° (2)
此处,Re(450)及Re(550)分别表示于23℃条件下以波长450nm及550nm所测得的面内相位差。
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上述相位差膜的迟相轴所成的角度θ2满足下述式(3):
38°≤θ2≤52° (3)
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布线压接部与上述圆偏振板的间隙为7mm以下。
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元件为有机EL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沿显示元件的周缘部的至少一边确保布线压接部,使具有偏振片与相位差膜的圆偏振板贴合于该显示元件;于该布线压接部,在加热下将该显示元件与布线压接而连接;及使用溶剂将包含该布线压接部及该圆偏振板的布线压接部侧端部的区域清洗;并且该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该相位差膜的迟相轴与该布线压接部延伸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1满足上述式(2)的关系。
于一实施方式中,根据上述制造方法,于上述压接及通过溶剂的清洗中不会于上述圆偏振板产生裂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圆偏振板的相位差膜的迟相轴与沿显示元件的周缘部的至少一边所设置的布线压接部延伸的方向所成的角度控制为特定的角度以下,以及使用具有所谓逆色散的波长依赖性的膜作为该相位差膜,可良好地抑制由布线的压接及其后的溶剂清洗引起的相位差膜产生裂纹。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便于布线压接部与圆偏振板的间隙较小的情形时亦可实现此种效果,故而即便根据设计上的要求等而将非显示部小型化,亦可抑制裂纹的产生。进而,根据本发明,由于为了抑制裂纹的产生既无需附加操作,又无需繁杂操作,故而亦可维持显示装置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为说明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布线压接部的代表形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3为说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有机EL面板的一形态的示意剖面图。
图4为说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圆偏振板的一形态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0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