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0386.2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8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安居晃启;时枝仁;折桥敏秀;斋藤佳明;铃木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的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就进行血液、尿等生物试样所含有的特定成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而言,由于分析结果的再现性、处理速度的高速性等,已成为当前诊断中不可或缺的装置。
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方法大致区分为:使用与试样中的分析对象成分反应,而反应液的颜色发生改变的试剂的分析法(比色分析);以及使用在与对象成分直接或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中附加标记物的试剂,并对标记物进行计数的分析法(免疫分析)。虽然无论在哪一个分析法中都在试样中混合规定量的试剂而进行分析,但是根据分析项目,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比不同,试样的采集量需要从1μL左右到20μL以上的较大的吸引量。
由于在自动分析装置中针对不同的试样,进行这些多个项目分析,因此在从采集结束后的试样转入下一个试样采集的期间,清洗进行试样分注的吸嘴,防止试样间的交叉污染,从而抑制分析精度下降。
另外,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将试样的分注和清洗编入一个动作循环中,通过反复执行该动作循环来实施分析。由于试样的吸引量多时尤其会使吸嘴内的污染区域增大,因此为了充分进行吸嘴的清洗,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记载有根据试样的种类或分注量,使吸嘴的清洗时间变化的发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0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的自动分析装置要求提高处理能力,在要求每单位时间1000次测试以上的高速处理时,必须将每一个动作循环的动作抑制为3.6s以下。
另一方面,试样的吸引量处于1.0μL至35μL左右的大范围内,难以在一个动作循环内获取试样的分注时间和吸嘴的充分的清洗时间。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那样,在根据试样的种类或分注量而使吸嘴的清洗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进行如上所述的高速处理时,一个动作循环内的最大清洗时间被缩短,因此无法确保吸嘴的充分的清洗时间,有可能会发生试样间的交叉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如下自动分析装置,即便在使检测体的处理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吸嘴的充分清洗,能够抑制分析精度下降。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具备:试样分注机构,具有对收纳于试样容器的试样进行吸引并向反应容器排出的试样吸嘴;试剂分注机构,吸引收纳于试剂容器的试剂并向反应容器排出;清洗机构,利用清洗水清洗上述试样分注吸嘴;分析部,分析收纳于上述反应容器的试样;以及控制器,按照一定的动作周期控制上述试样分注机构、上述试剂分注机构、上述清洗机构、及上述分析部的动作,当将N设为2以上的整数时,在从同一试样进行N次试样吸引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试样分注吸嘴的1~N-1次为止的最大试样吸引量和第N次的上述试样分注吸嘴的试样吸引量,设定由上述清洗机构执行的上述试样分注吸嘴的清洗次数及清洗时机,控制上述试样分注吸嘴的清洗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如下自动分析装置,即便在使检测体的处理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吸嘴的充分清洗,能够抑制分析精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分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动作循环中进行的吸嘴的清洗时机的设定例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设定两次具有两次吸嘴清洗时机的清洗循环时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清洗方法的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除第一阈值以外设定有第二阈值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从一个检测体进行试样吸引和排出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从一个检测体进行试样吸引和排出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从一个检测体进行试样吸引和排出的又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从一个检测体进行试样吸引和排出的又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从一个检测体进行试样吸引和排出的又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器内的动作功能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动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0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