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重闭合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258.4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3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吉安·彼得罗·安德烈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瑟欧赛拉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20 | 分类号: | E05B63/20;E05B55/12;E0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闭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重闭合锁。
背景技术
已知为电活塞(electro-piston)的电动自动重闭合锁上市已有一段时间,其设想为单个封闭元件、弹簧闩或可选的门栓,该自动重闭合锁可通过手柄从动件或通过用于钥匙的筒的凸轮甚至通过电动控制部独立地致动。
弹簧闩形式的电活塞,具有受限抽出位置和扩展抽出位置,其中一种机构将弹簧闩以使得其可作为门栓的方式锁定。
在一些解决方案中,这种锁定机构可通过按压压入活塞致动,而在其它解决方案中,它可通过同时按压压入活塞和弹簧闩来致动。
因此传统弹簧闩电活塞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包括这样的事实,即当门打开时在弹簧闩的锁定机构被意外或有意致动的情况下,在门的闭合期间,弹簧闩可碰到限定门道的门侧柱,并受到损坏或严重损坏门侧柱。
已知的另一个缺点包括该锁对施加到锁箱的前板和门侧柱上的对置板之间不同跨度的较差适应性。
此外,传统的弹簧闩电活塞并不总能保证与由门栓方案提供的可相比的对于组合的弯曲和压应力的抵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自动重闭合锁,其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点。
在本技术任务范围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重闭合锁,该自动重闭合锁具有非常安全的操作,机械防盗且以通用方式可适用于多种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特别是提供一种弹簧闩电活塞,该弹簧闩电活塞具有非常安全的操作,适于排除或阻止可造成损害的意外或有意损害,极好地机械抵抗组合的弯曲和压应力,且可普遍适用于在施加于锁箱的前板与门侧柱上的对置板之间的宽范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该技术任务以及这些和其它目的将通过提供一种自动重闭合锁来完成,该自动重闭合锁包括:箱体,在该箱体中容纳弹簧闩,该弹簧闩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在回缩位置、从箱体的受限抽出位置和完全抽出位置之间相对地平移;压入活塞,该压入活塞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在回缩位置和从箱体的抽出位置之间相对地平移,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部包括摆动分配器元件,该摆动分配器元件具有第一器件和第二探触器件,可操作第一器件与弹簧闩接合用于驱动和锁死弹簧闩,该第二探触器件与压入活塞上的凸轮表面协作,运动链包括所述压入活塞、所述摆动分配器元件和所述弹簧闩,且所述运动链构造成,当压入活塞在其抽出位置且弹簧闩在其受限抽出位置时,如果压入活塞和/或弹簧闩同时或其中一个受到抵抗第二和第一弹性元件作用的外部推力,在所述外部推力被释放时,运动链向所述抽出位置和所述受限抽出位置执行自动可逆运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还在以下权利要求中限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重闭合锁的优选但非排外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更加充分的体现,其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其中:
图1示出了锁的分解图;
图2示出了在门打开状态下的锁的凸起侧视图,其中出于方便的目的,已经去除了箱体的侧壁、控制杆以及弹簧闩的引导块;
图3示出了在门倚靠在门侧柱上但未锁定状态下的锁的凸起侧视图,其中出于方便的目的,已经去除了箱体的侧壁、控制杆和弹簧闩的引导块;
图4示出了在门倚靠在门侧柱上且锁定状态下的锁的凸起侧视图,其中出于方便的目的,已经去除了箱体的侧壁、控制杆和弹簧闩的引导块;
图5示出了在门打开状态下,压入活塞和摆动分配器元件的轴侧视图;并且
图6示出了锁的轴侧视图,其中出于方便的目的,已经去除了箱体的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提及的附图,示出了整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自动重闭合锁。
锁1包括:箱体2,在该箱体2中容纳弹簧闩3,该弹簧闩3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的作用相对地平移;压入活塞5,该压入活塞5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6的作用在回缩位置和从箱体2的抽出位置之间相对地平移。
在箱体2的内部还有摆动分配器元件8的可平移控制杆7。
摆动分配器元件8具有:第一器件9,该第一器件9与弹簧闩3可操作地接合用于驱动和锁定弹簧闩3;和在压入活塞5上的凸轮65的第二探触器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瑟欧赛拉迪有限公司,未经伊瑟欧赛拉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