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臂式供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38168.5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友康;关野司;山下博司;冈本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杨本良;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例如,本发明涉及一种臂式供电装置,该臂式供电装置安装在汽车的滑动门上,并且在通过要自由旋转的臂支撑线束的同时将线束布线于车体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臂式供电装置中,例如,专利文献1(未示出)公开了将连结臂轴向支撑以在垂直安置于汽车的滑动门中的板状保护器基座中自由旋转的技术,连结臂由扭力螺旋弹簧向上推动,线束保持器轴向支撑以在连结臂中自由旋转,线束从滑动门侧沿着大致S状的保护器基座布线到线束保护器,并从而将线束从线束保持器布线于车体侧。
线束保持器包括:大致矩形形状的保持器基座;和保持器盖,该保持器盖是保持器基座的大约一半尺寸,并且通过螺固到保持器基座的旋转末端(第一半)中而固定。线束的一端通过捆绑带固定于保持器基座的旋转基端侧,同时被支撑在保持器基座与保持器盖之间,并且线束的另一端固定于保护器基座。保护器基座固定于门内面板,并且连结臂和线束保护器根据滑动门的打开和关闭而在保护器基座与门饰板之间旋转。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9-65814 A(图1和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臂式供电装置中,由于线束保持器(第二臂)的保持器盖的尺寸是保持器基座的尺寸的大约一半大,所以线束保持器的重量增加,线束保持器可能不能相对于连结臂(第一臂)平滑地旋转。
此外,由于线束固定于线束保持器的旋转基端侧,所以在旋转线束保持器时,线束在线束保持器的旋转基端侧周围以小半径弯曲,并且相应地,产生主应力。
然后,在线束不固定于线束保持器的旋转基端侧而是仅固定于线束保持器的旋转末端侧上的保持器盖(线束固定部)的情况下,线束从保持器基座脱离,并且以小半径从保持器盖弯曲到保护器基座。因此,线束可能不利地折叠,并且线束可能垂下以与引起于门饰板的周边部件或下端相干涉。
鉴于上述情况已经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臂式供电装置,即使在线束仅通过由旋转末端侧上的第一臂轴向支撑的第二臂的线束固定部固定的情况下,该臂式供电装置也能够防止线束从第二臂脱出。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臂式供电装置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构造成轴向地支撑于基底部件以自由旋转;第二臂,该第二臂构造成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第一臂的旋转末端侧上以自由旋转。所述第二臂包括线束插入槽和旋转末端侧上的线束固定部。所述第一臂包括位于所述旋转末端侧上的凸缘部,以防止覆盖所述线束插入槽的位于旋转基端侧的部分的线束脱离。
利用上述构造,当第二臂相对于第一臂旋转时,第一臂的位于旋转末端侧上的凸缘部覆盖第二臂的线束插入槽,以使插入到线束插入槽内的线束的外周面与凸缘部接触,使得防止线束从线束插入槽脱出。例如,线束通过线束插入槽从第二臂的旋转末端侧的线束固定部在第一臂上弯曲,并且以大半径平滑地弯曲。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式供电装置,在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臂式供电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形成在所述第一臂的纵向上并突出。
利用上述构造,通过在第一臂的纵向上从第一臂的旋转末端突出的凸缘部有效地防止线束从第二臂的线束插入槽脱出,并且第一臂的旋转末端构造简单并且巧妙地制成。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式供电装置,在权利要求2中描述的臂式供电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大致成直线定位的状态下,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线束插入槽分离。
利用上述构造,当第一臂和第二臂大致直线定位时,第一臂的凸缘部从覆盖第二臂的线束插入槽释放,并且线束插入槽朝外部开口。在该状态下,线束在径向上插入到线束插入槽内。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臂式供电装置,在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臂式供电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在所述第一臂的纵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地并且一体地形成。
利用上述构造,在第二臂相对于第一臂的整个旋转范围内,第一臂的旋转末端侧的宽凸缘部在整个宽度上无间隙地完全覆盖第二臂的线束插入槽,可靠地防止线束从线束插入槽脱出。例如,线束不是在径向上而是在纵向上插入到线束插入槽内(由线束插入槽和凸缘部围绕的空间)。
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