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屏蔽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37366.X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丈范;小沼太朗;增田治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B32B7/02;B32B27/18;B32B27/20;G02B1/10;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屏蔽膜。
背景技术
一般将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调整各自的光学性膜厚而交替地层叠的层叠膜理论上已被证实可选择性地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作为透过可见光线、选择性地反射近红外线的层叠膜使用。这样的层叠膜被用作建筑物窗、车辆用部件等所用的热辐射屏蔽用反射膜。
在膜上形成这种热辐射反射膜而得的红外(热辐射)屏蔽膜贴合于建筑物的窗、车辆用部件而使用,因此需要长期的耐候性而且需要在使用橡胶滚轴的贴合时或清扫时不产生伤痕的初期耐损伤性。因此,一般在膜表面形成以表面保护为目的的硬涂层。
另一方面,在包含具有红外反射能力的层叠膜的红外屏蔽膜中,若考虑生产率和光学性特性则仅为层叠膜时无法充分地屏蔽红外区域,所以一般将混合了具有红外线吸收能力的无机纳米微粒的层设置于膜中来修正透射光。
国际公开第2006/074168号中,提出一种红外屏蔽膜,其包含交替地层叠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而成的红外反射层,以及层叠于该红外反射层上的固化树脂层。这里,固化树脂层含有作为红外线吸收剂的掺锑氧化锡(以下,ATO)或氧化铟锡(以下,ITO)。
发明内容
为了使固化树脂层的硬涂性提高,需要一定程度地增多固化树脂的配合量。然而,构成固化树脂层的固化树脂具有收缩应力大、线膨胀系数小的特征。因此,对于在膜上形成固化树脂层而言,如果形成线膨胀系数的差变大且固化树脂的配合量多的固化树脂层,则有时膜开裂,膜从贴合的对象物剥离。尤其是热辐射屏蔽膜的情况下,由于长期间放置在高湿、阳光照射环境下,所以产生开裂、剥离的情况较多。此外,由于以润湿(水張り)贴合于窗,也经常看到树脂吸收水分而产生膜的剥离的问题。
另一方面,若为了解决上述开裂、剥离的问题而减少固化树脂的配合量,则存在固化树脂层的硬度下降、无法充分地维持作为硬涂层的功能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红外屏蔽膜的热屏蔽特性且可实现兼兼顾固化树脂层的硬涂性与膜的剥离或开裂的抑制的红外屏蔽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构成达成。
1.一种红外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有基材、红外线反射层、以及形成于最表面的固化树脂层的红外屏蔽膜,该红外线反射层是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被层叠了至少1层以上而成的,
上述固化树脂层含有无机纳米微粒,
在JIS K5600-5-4:1999所记载的铅笔硬度试验中的硬度为2B以上3H以下,在钢丝绒试验(负荷500g/cm2,往复10次)中的伤痕为15条以下,通过JIS K5600-5-1:1999所记载的弯曲试验(圆筒形芯棒法)而开始发生硬涂面的开裂的芯棒直径为15mm以下。
2.如1所述的红外屏蔽膜,其中,上述固化树脂层中的无机纳米微粒包含氧化锌和掺杂有其它金属的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3.如2所述的红外屏蔽膜,其中,上述掺杂有其它金属的氧化锌为掺锑氧化锌、掺铟氧化锌、掺镓氧化锌或掺铝氧化锌。
4.如2或3所述的红外屏蔽膜,其中,上述无机纳米微粒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树脂层100重量%为50~70重量%。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其中,上述红外线反射层的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一方包含金属氧化物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红外屏蔽膜,该红外屏蔽膜层叠有基材、红外线反射层、以及形成于最表面的固化树脂层,所述红外线反射层是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被层叠了至少1层以上而成的,上述固化树脂层含有无机纳米微粒,在JIS K5600-5-4:1999所记载的铅笔硬度试验中的硬度为2B以上3H以下,在钢丝绒试验(负荷500g/cm2,往复10次)中的伤痕为15条以下,通过JIS K5600-5-1:1999所记载的弯曲试验(圆筒形芯棒法)而开始发生硬涂面的开裂的芯棒直径为15mm以下。
如上述国际公开第2006/074168号那样,具有含有氧化锡系粒子的固化树脂层的红外屏蔽膜中,若为了使硬涂性提高而增多固化树脂层的固化树脂的配合量,则有时产生在润湿后放置几天后膜从窗剥离的问题。认为这是由于润湿后膜中的固化树脂吸收水分而膨胀,硬涂层不能追随该膨胀而导致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