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37118.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森茂生;片冈真之;杉山史宪;幸田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杨本良;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其中电线由软树脂部件覆盖,软树脂由硬树脂材料制成的壳体覆盖的连接器(见专利文献1)。
在图7所示的屏蔽电线501中,屏蔽电线503由筒状壳体505覆盖,并且端子金属配件511固定到导体509的、从屏蔽电线503的芯线507露出的那部分。屏蔽电线503的护套513与壳体505之间的间隙由热绝缘层515密封,该热绝缘层515由相对软的尿烷制成。在屏蔽电线501装接到屏蔽壁517的状态下,装接孔519与贯穿该装接孔519的壳体505之间的缝隙由O形环521密封,并且屏蔽壁517与屏蔽电线503的屏蔽层523互相电连接。由于壳体505以液密的方式覆盖导体509的露出部,所以液体不可能经过导体509的单线之间的缝隙而进入屏蔽电线503的内部。
在图8所示的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连接器525中,端子527和护套529一起由初次树脂成型部件531覆盖。在此,设置了用于密封初次树脂成型部件531与护套529的第一联接部533的第一密封部件535。第一密封部件535和初次树脂成型部件531一起由二次树脂成型部件537覆盖。二次树脂成型部件537抑制第一密封部件535从第一联接部533剥离,从而提高防水结构的耐用性。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1-273946
专利文献2:JP-A-2008-26985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屏蔽连接器501中,壳体505与端子金属配件511的凸片539的基部的热熔粘附部541的涂覆区域的前半部分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在上述连接器525中,端子527和护套529一起由初次树脂成型部件531覆盖,并且第一密封部件535由初次树脂成型部件531和二次树脂成型部件537联合覆盖。因此,由于端子金属配件511或端子527(它们是金属部件)由壳体505或二次树脂成型部件537(它们由硬树脂材料制成)覆盖,所以可能在装接端子时由于热应力或位置调整(移位)而引起的扩张或收缩而在壳体505或二次树脂成型部件537中在端子插入部中逐渐发生破裂。
已鉴于以上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防止壳体的端子插入部因端子的移位而损坏。
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以下构造获得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1)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该端子固定于从被覆电线的端部露出导体;密封部,该密封部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地覆盖所述端子与所述被覆电线的护套之间的邻接部;以及壳体,该壳体由绝缘树脂制成,该绝缘树脂具有比所述弹性材料更高的刚度,并且该壳体一体地覆盖围绕所述被覆电线的所述端部而设置的整个所述密封部,其中,所述密封部的端子侧端面从所述壳体露出,以围绕所述端子。
在具有(1)项的构造的连接器中,由于壳体以密封部的端子侧端面露出为围绕端子的方式覆盖密封部,所以密封部的一部分插设于端子与壳体之间,并且因此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壳体不直接覆盖端子。结果,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部能够吸收端子的移位、扩张或收缩,从而能够抑制壳体的端子插入部的损坏。
(2)具有(1)项的构造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密封部的所述端子侧端面通过形成在所述壳体中以围绕所述端子的环形槽而从所述壳体露出。
在具有(2)项的构造的连接器中,密封部的端子侧端面位于壳体的环形槽中。结果,当通过端子的移动、扩张或收缩而变形时,密封部的包括端子侧端面的部分不发生膨胀到壳体的端子侧端面之外并且损坏连接器配件的事件。
已简要说明本发明。当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A-A截取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省略了壳体的平面图。
图5是用于图1所示的壳体成型的注射成型模具的水平截面图。
图6是用于图1所示的壳体成型的注射成型模具的垂直截面图。
图7是传统屏蔽连接器的垂直截面图。
图8是传统连接器的垂直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1 连接器
13 被覆电线
15 导体
17 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